现在看各种关于定投的介绍、资料和工具,和10年前基本无异。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根据时间和自己的资金情况无脑买入。世界都进化复杂了,怎么还能像电影里小编一样单纯还有点傻呢?当然,我们也狠可爱。
定投的核心就是通过延长时间来调节自己的买入成本,但是,决定成本的并不是时间本身,最关键的是行情走势啊。只根据时间,而不看更关键的行情走势,这是小编认为的第一个传统定投无脑的地方之一。
第二个问题就是每次投的金额,无脑的每次金额都一样固然可以,如果用常识做对当下行情点位做个高还是低的判断,点位越低金额越高,点位平衡震荡就相对金额平均的买入,点位越高金额越低甚至全部卖掉清盘,做出这种判断一点都不难。
要是知道那还不成世界首富啦。哪怕预判第二天的行情,也有50%左右的错误率;哪怕是一早判断收盘时候的涨跌,也大多不准。
关键来了,假如我们在下午2:50甚至2:55来判断三点的收盘涨跌,可以说99%的人可以猜准。而且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我们每次都买在下跌的低点,那么长期来说我们的成本肯定低于平均线,就能跑得赢大盘。
那样太累太辛苦,还赚不着钱,一不小心还能判断错;小编建议可以按照0.3%的跌幅起,其次可以灵活划分几个阶段,例如0.6%、0.8%、1%等。这个可以根据行情的一段时间的振幅表现来决定买入的跌幅标准。
因为指数相对好跟踪,看指数的涨跌,然后买入对应的指数基金,这样最简单,准确效率最高。例如判断沪深300指数的当天涨跌情况,然后在当天3点前决定是否买入该指数基金,务必记住,要在三点前买入哦。否则买的产品反应的就是第二天的行情了。其它的还可以跟踪行业类指数涨跌表现,例如医药、军工、能源,然后再买入对应的行业指数基金。
其实这个方法问题还是有的,就是绝大多数人很懒啊,不能及时跟踪行情表现,或者想不起来;等哪天小编自己弄个基金代销平台,一定要开发这一一款产品,让大家设定好,系统可以自动判断和为大家买入或卖出。这应该才叫智能理财吧。
有的人要和小编理论了,不定期不定额还叫定投吗?小编认为确实不叫,特别想起个名字叫“灵投”,好不好听?(偷笑)
有心人可以去实践实践,到时候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到这个话题,肯定有人问小编定投什么好啦。我说说我自己在操作的,一是一只博时的黄金etf基金,一只华夏的医药类行业基金,还有一个兴全的长期绩优基金。免除广告嫌疑,不说具体名字了。有心人查查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