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持有大量获批而未发行的基金正面临紧急去库存。记者从基金公司了解到,按照监管层最新的要求,如果基金公司超期未募集的基金产品数量达到或超过已批复未募集基金产品数量的60%,以后每月仅能提交一只新基金的注册申请。而对不少大型基金公司来说,去年下半年单月提交20只新基金申请也不足为奇。
不少基金公司今年仅发行10余只基金,其余获批基金发行基本无望。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裁坦言,库存去不去都是负担,市场、渠道、投资者均难配合。
积压库存集中发行
记者从基金公司获悉,本月监管部门新增要求,获批基金产品超过6个月未募集,可提交变更注册申请。基金管理人每月可提交一只基金产品的变更注册,获批后应当在6个月内进行募集。另外,对于超期未募集产品数量占比超过60%的基金管理人,经现场核查通过后,每月仅可申报一只新基金。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裁坦言,公司目前待发基金库存数量大致在15只,积压现象比较严重。 目前市场部和投研部的意见非常大,过往不少基金公司对于产品部的KPI考核都是按照申报产品数量为主,导致产品部会尽可能多地去申报产品。
他说,积压的产品往往都是没有太多创新性甚至已经不符合当下市场行情的相关主题基金,发行压力和管理压力同样巨大。
沪上一家小型基金公司渠道部人士则透露,最近部门已经连续安排了3只基金的渠道档期,但是从类型上来看,最后的募集情况不会很好看, 都是一些去年下半年申请的基金产品,今年市场风格变了,不是市场热门主题。
近期20只基金在发行中都已经将募集天数顶格在90天左右,也反映了公司对发行效果的悲观预期。(来源:南^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