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跌心就慌,买还是卖?公募“新星"郭堃自述心路历程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我喜欢公募基金经理中的“新面孔”。

因为下一个明星基金经理,很可能就是他。更因为,来到“新世界”的他们,一定是认真且勤奋的,用旺盛的精力和不知疲倦的勤奋,一点点拼杀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1986年出生的郭堃就是这样的一位公募“新面孔”,每个月至少有两个星期在外面调研公司。

投资生涯起步于险资,2015年从阳光保险加入公募基金--泓德基金,2015年11月开始管理泓德战略转型,并在2016年取得了12.41%的收益,在同类581只基金中排名第7位(数据来自天天基金网)。

“郭堃非常勤奋,有一次公司集体活动去K歌,唱完后他就坐在那里用电脑噼里啪啦的写报告了。”他的一位同事告诉维基揭秘(weijijiemi333)。

1、去年业绩怎么来的?

没有人会拒绝一鸣惊人,公募投资界亦是如此。甚至,经常有人愿意为此豪赌一把:比如2014年的某基金,因为集中持有金融股在4季度暴涨56.79%,最终以71.7%的全年业绩在607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4。

因为2014年业绩而买入该基金的投资者,一定恨得咬牙切齿。因为2015年,在同类基金取得45%平均收益的情况下,该基金大亏17.75%,排名倒数第一。

这告诉我们,除了业绩之外,我们还需要知道这些业绩是怎么来的。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来回顾一下泓德战略转型过去一年都做了什么(内容来泓德战略转型的季报):

2016年1季度:2015年11月成立后建仓采取谨慎策略,一定程度上规避了2016年年初股灾。2016年前两个星期上证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8.03%和22.15%,基金下跌8.97%。快速下跌过程中,成长股价值凸显,于是加快建仓节奏,1月中旬仓位至6成,1月底至2月初仓位至8成。买入的组合以中小市值优质成长股为主,主要分布于新能源、机械制造、TMT等板块,此外则主要是流动性较好的金融、家电、传统汽车等蓝筹品种。

2016年2季度:在四月初减持了部分前期上涨明显的智能汽车、装备制造等标的,之后行业

分布较为均衡和分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