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子公司新产品申报裹足不前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在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新规落地后,基金子公司的扩张步伐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则是旧项目与日俱增的 讨债 压力,以及新项目难以上马的尴尬境 地。记者从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的数据中发现,确实有许多基金子公司今年以来几乎没有 新米 下锅,整个基金子公司行业也正面临一次主动的 瘦身 。


上海某基金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受新规对净资本约束的严格要求,以及金融行业去杠杆的大背景影响,未来几年,大多数基金子公司都会处于艰难的转型期,不排除部分基金子公司无法继续经营的可能。他认为,在新的政策监管背景下,基金子公司隐隐出现了行业过剩的征兆,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基金子公司,雄厚的股东背景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是关键。

少数人 的产品申报


在净资本约束的强大压力下,基金子公司的新产品申报裹足不前,行业正在主动进入 瘦身 季。


记者根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的数据粗略统计后发现,在3月份,虽然基金行业的 一对一 和 一对多 专户新 产品申报较前两个月有所增加,但基金子公司占比依旧较校以 一对一 产品为例,3月份共有417个新的 一对一 基金专户公示,其中仅有137个专户是 通过基金子公司来发行的,占比仅约三成左右; 一对多 基金专户情况虽然略好,但在3月份的188只新的 一对多 基金专户公示中,基金子公司发行的也不 过五成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这为数不多的基金子公司新申报的 一对一 和 一对多 基金专户,分布在极少数几家基金子公司手中,如嘉实资本、工银瑞信投资等 频频出现在新产品申报的名单中,其中,嘉实资本在 一对多 专户新产品申报上发力较猛,占比较高。记者粗略统计发现,3月份申报了新产品的基金子公司数量 不过20家左右,对于总数量达79家的基金子公司行业来说,这意味大多数子公司在3月份仍旧 无米下锅 ,这无疑让它们的 钱景 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位基金子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净资本约束是很多基金子公司无法再申报新产品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此前扩张规模迅猛、净资本与现有规模存 在巨大鸿沟的 明星 基金子公司,今年以来几乎就没有新产品申报的可能。该负责人同时指出,有部分基金子公司会将业务转移到母公司中,利用基金公司的平台 继续发展 一对一 和 一对多 专户项目,这也是基金公司近期专户产品数量大增的重要原因。(来源:南^方^财^富^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