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基金:中外养老保障体系对比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世界各地的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在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高福利发达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较早,注重商业养老金计划的设立,税收优惠力度大,制度设计也灵活多样。而在以法国、德国为例的欧洲国家,养老保障制度虽然发展较晚,却进步迅速,又大都注重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而在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在养老体系的建立上发展快慢不一,各具特色。与此同时,目标日期类养老金产品在日韩的问世,资产配置类FOF产品在中国的呼之欲出,也似乎预示着商业养老保障体系在亚洲掀起的又一次变革。

世界养老保险发展的

历史和概况


美国作为养老保险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便意识到了人口老龄化与政府及企业支付养老金压力增大的问题。因此持续通过多条法案完善养老体系,形成了 基本保障 、 雇主计划 、 个人储蓄 组成的三大养老金方案体系。截至2015年底,养老金规模约为27万亿美元,三个组成部分占比分别为10%、55%、27%,剩余8%则为管理年金。加之近年来,伴随着金融技术的革新,美国不断完善资产配置技术在养老金管理中的应用,产业呈现进一步精细化的态势。


欧洲大陆国家建立个人养老金计划普遍较晚,但近年来改革频出,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2002 ~2005年间就曾推出多个集体及个人养老储蓄计划。而近期对现有和新设计划的进一步精耕细作,也体现出欧陆各国对商业养老的重视以及在养老金管理方法上的拔高。


英国和加拿大建立个人养老金计划的时间相对较早,近年来也日趋完善。早在1986年,英国就推出了设立投资选择型个人养老金计划的《养老金法案》,正式将养老管理纳入规范法律化的流程。而在2012年,英国政府又进一步推出国家雇佣储蓄信托计划,在个人养老储蓄成本方面,做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加拿大的养老保险体系优势则在于结构井然明细,多角度搭配相得益彰,体现出了很高的市场成熟度。在企业年金方面既有早期推出的注册式年金计划,也有2012年新近落地的集合式注册计划。在个人养老方面,也以70年代推出的注册养老与2009年实施的免税账户,两者结合,依存发展。


包括中日韩在内的亚洲各国的养老保险业发展虽起步略晚,在规模和进展上却丝毫不逊色。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主导的养老计划在亚洲养老体系的发展中,扮演了相比于欧美更为重要的角色,而企业和个人商业养老维度上的发展则略显滞后。(来源:南^方^财^富^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