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期股灾中部分高杠杆产品爆仓后,证券业高杠杆产品大幅减少,近期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了信达证券旗下有一款量化对冲产品次级份额实际杠杆水平超过10倍,产品净值4个多月暴跌了58%,引发市场关注。
另据了解,该次级份额全部来自于信达证券自有资金,并未带来客户资产的大幅缩水。
产品净值已不足0.44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信达证券官网中查询的信息显示,信达证券量化对冲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简称:信达量化2号)次级的最新产品净值为0.4394元,该产品成立于2016年6月29日,产品存续期为3年,管理人和托管人分别为信达证券和招商银行。
净值数据显示,2016年11月25日该产品净值为1.0203元,随后一路震荡下跌,2017年4月7日产品净值为0.4285元,短短四个多月下跌了58%;4月14日产品净值小幅提升到0.4394元。
实际投资杠杆超10倍
一只量化对冲产品本应有稳健的投资业绩,为何会出现产品净值的暴跌?这要从该产品的高杠杆和近几个月的市场环境说起。
从该产品的说明书中可以看出,集合计划优先级和次级的份额初始配比为4:1,也就意味着1份次级要承受5份净值涨跌变动。
由于次级份额产品净值大幅下跌,实际投资中次级份额杠杆水平大幅提升,以4月7日和14日产品净值测算,次级份额实际杠杆水平都超过了10倍,最高为10.8倍。
如此高的杠杆水平下,当母基金单位净值下跌时,高杠杆的次级份额单位净值会5倍甚至10倍的速度下跌。
另一个原因在于市场环境问题。近5个月,股指期货贴水、蓝筹股整体表现强于中小盘股整体不利于量化对冲产品的投资。
巨亏份额全部由信达证券持有
谁是次级份额的持有人?该产品合同中显示,管理人在推广期、存续期参与本集合计划的次级份额,自有资金参与金额不超过本集合计划成立规模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