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管时代群雄逐鹿,公募基金成兵家必争之地。在竞争主体加速扩容的背景下,公募行业的生存环境其实已非同日而语,整个行业正陷入发展的瓶颈期。
于新入局者而言,如果只是对原有市场主体的简单复制,只抢蛋糕而不是做蛋糕,不谋创新,谈何突围,何以搅动固若金汤的公募市场格局。作为境内首家由保险集团发起设立并控股的公募基金,华泰保兴基金总经理王冠龙深谙此道。
保险系公募基金先天的保险基因不能丢。未来华泰保兴的发展会保持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思维,并以绝对收益思路作为投资理念,同时还会强调持续创新能力。 王冠龙在近日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娓娓道来。
突围术一:
打 绝对收益+资产配置 牌
2016年7月,背靠大股东在保险及资产管理上具备的独特优势,华泰保兴基金获批成立,这标志着华泰保险集团开始将资产管理业务向纵深推进。成立不到一年时间,2017年4月20日,华泰保兴货币基金首募58.34亿元,成为今年以来首募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
王冠龙直言: 华泰保兴的高管及投研核心人员主要来自华泰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事业部,因此承继了华泰资产多年来形成的稳健投资、以绝对收益和资产配置见长的投资特色。我们还是会以绝对收益为核心,不会过于看重相对收益,也不会简单地强调业绩排名。
但这并不代表保险系公募在权益类投研上就一定落后于其他基金公司。王冠龙坦言: 对比绝对额来看,保险资产的权益类投资并不比公募基金少。差异在于,保险资管公司更多是服务于保险、养老金、企业年金等机构,保险系公募秉承保险系基因,也会更强调自上而下的行业及大类资产配置,投资资金对于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的判断与预期更为理性,投资选股的周期性更长。我们坚持投资擅长的领域,不盲目跟风投资热门领域,专注稳健投资的风格。
具体在权益投资上,王冠龙透露,将投资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业绩增长能力的行业领先型公司,并挖掘价值低估、股价尚未反映基本面的行业领先型公司。今年会关注 通胀预期+去库存 角度下的盈利回升。
长期来看,华泰保兴关注两个投资方向:一是全方位的改革,主要关注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二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持续推进落地,一方面关注半导体、发动机以及需要突破的上游材料领域,另一方面关注互联网对于其他工业的改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
对今年固收类投资机会,则相对持谨慎态度。王冠龙透露: 今年的投资策略是:底仓配置,交易增强,追求绝对收益。底仓方面,配置收益较高的银行存单、短融,同时精选部分短期限优质民企AA债和过剩AAA国企增强提息收益,保持适度杠杆(取决于产品类型),获取稳定的提息收益。 (来源:南^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