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职炒股,可能让你焦虑
题主年近40,本是最应该发光发热的年纪,可能到哪个单位都是中流砥柱,收入不菲,当然承担的压力肯定也不小。这个年龄,一般都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在单位,工资收入还比较稳定,但是如果你专职炒股,没准行情不好,你整整半年都处于亏损,试想,这样的情况,你能不心慌吗?孩子的学费等着你交,老人有个啥情况生病住院了,也等着用钱,这时你能不着急吗?可能有的人会说,题主手里还有200多万资金呢?慌什么?其实不然,以坤鹏论的了解,这个年龄的人,心态不同于年轻人,不是看有多少固定资产,而是着眼于未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敏感,对自己是否有成就感非常在意,所以,即使手里有200多万,心里也是慌着的。
二、专职炒股,可能让你亏本
炒股本身就是风险比较大的活儿,题主说炒股多年,平时比较忙,操作比较少,总体来说接近保本。这个其实反映了几个问题,其一,10多年炒股,如果只是保本,那么实际上已经亏损了,这么多年,钱放银行,或者买入任何理财产品,都会产生不错的收益了;其二,题主没有多少时间操作股票,这或许帮了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时间多了,频繁买进卖出,可能亏损更多。股市震荡,也许你管得少,下跌后还会震荡涨回来,如果你天天守着股市看,早就忍不住割肉出局了。
三、如果专职炒股可以养家,股评家都炒股去了
在一些财经栏目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股评家、经济学家、证券分析师侃侃而谈,后市如何,哪个行业前景如何,关注哪些方向的个股……说得头头是道,可是他们真的投入了很多钱炒股吗?或者说他们炒股赚钱了吗?着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如果这些股评家都能看清股市走向,看清个股动向,深谙买入卖出点,他们哪有时间在这里做评论节目?所以,股市从来就是风起云涌的地方,风险大,连专家都难以预料,更何况一些对经济并没有深入了解的股评家。而题主自认为对股票有些心得,也许是摸着一些门路,但是很多时候,股市不按规矩出牌,到时造成巨额亏损,只有你自己承担!可是你还要指望股票养家糊口,这就压力山大了!
针对题主这种情况,坤鹏论认为,不宜专职炒股,而是可以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通过理财的方式让自己有稳定的收入和支出,同样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具体来说,200多万现金,如果可以,可以花几十上百万来投资一个小小的房产,然后剩下的资金,50%左右用于买保险和非常稳定的理财产品,即便收益低一点都无所谓,关键是稳定。剩下的10%左右的资金可以用于炒股這类风险较大的,即便亏损也不会影响题主的生活,但是如果能够赚钱,一方面验证题主的炒股技术,另一方面赚钱也可以锦上添花,让家庭财务支出更加无压力。但是,专职炒股养家糊口,万万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