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在3月2日证监会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更好发挥公募基金的专业作用,证监会正式发布实施《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
在养老金结构上,我国目前主要依靠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的第一支柱,以年金为代表的第二支柱发展缓慢,以个人账户为主的第三支柱还有待突破。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金融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养老领域可能出现的“灰犀牛”应充分得到重视。比如,养老资金来源三大支柱发展不平衡,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发展不充分,市场化的金融工具对养老产业的支持不充分等。
发布会上,高莉表示,养老目标基金在发展初期将会主要采用基金中基金形式运作,通过在大类资产和基金经理两个层面分散风险,力求稳健,要保证“稳妥推进、控制风险”的原则。
养老目标基金将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力争获得长期收益;此外,养老目标基金还将设置封闭期或投资者最短持有期限,避免短期频繁申购赎回对基金投资策略及业绩产生影响,同时鼓励基金管理人设置优惠的费率,让利于民,支持投资者进行长期养老投资。
我国百姓在养老投资方面状况如何?《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将会对“第三支柱”带来哪些改变?养老金融工具如何提供养老保障? 在平衡风险和收益中,养老目标基金有哪些不同投资策略?本期《政策解读》,新华社中国财富网邀请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杨德龙与新时代证券首席投顾邢星为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