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答案,货币基金在特定情况下是存在无法赎回情况的。而历史上一些规模较小的货币基金,时常会出现因短时间内巨额赎回导致部分投资者无法正常赎回的情况。
最近一次较大规模货币基金无法赎回的情况发生在2016年年底。甚至传出了货币基金爆仓的假新闻!
当时适逢年底本来就有“钱荒”的惯例,叠加股债双杀的市场环境,以及银行暂停委外业务,使得部分机构短时间内赎回上千亿货币基金资产。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部分货币基金面临巨大赎回压力。
大量货币基金短期内赎回额度普遍达到基金规模的20%以上,部分甚至超过了50%!
而此时由于场内货币基金借助钱荒产生了大量的无风险套利机会,使得大量套利盘涌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跟稻草。
16年12月中旬开始,几乎所有的场内货币基金均出现无法赎回情况。引来大量媒体关注,大规模的报道又引起普通投资者担忧,进一步加剧赎回压力,并传导至普通货币基金及债券基金,短短5天时间就将本轮货基赎回潮推至顶峰,直至12月底才逐步缓解!
但需要注意,货币基金无法赎回和亏损是两个概念。当时即使流动性最紧张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货币基金的亏损。只有部分场内货基投资者由于做差价失败,又想尽快离场而产生了0.01%-0.1%左右的损失。(这在场内货基套利上已经算较大的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