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技术很牛的基金经理可以自己买股票赚大钱,为什么要替投资者打工?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基金经理表面的牛叉,并不是基金经理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一个团队和公司的共同努力,基金经理只不过一个代言人,一个标签而已。
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公司,成立千合资本,其旗下的基金表现可谓差强人意,因为他没有了团队的支持。
举个例子:取得98世界杯的法国队很强吧,齐达内很牛吧,但是仅仅依靠齐达内一个人法国队能夺冠吗?
纠正一下,基金经理没有那么LOW,还什么技术分析,大部分基金经理已经脱离了最低级的技术炒股范畴,都有自己独到的理念和投资体系了,非技术分析牛。
基金公司能够为基金经理提供强大的投研支持,完善的风控体系管理风险,资讯资源强于个人单干N个档次。
1、强大的投研
基金公司的整个投资流程是,宏观分析师研究宏观方向,给出未来投资方向,行业分析师验证宏观分析师的逻辑,个股研究员实地调研并形成研究报告,将研报和个股反馈给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综合判断之下才有买入买入和卖出操作。这是一个完成的闭环和系统,绝非基金经理一个人就能搞定。
2、严格的风控
基金公司在宏观、策略、行业和个股方面有严格的风控措施,并非基金经理一言堂,总体仓位的有一定限制,个股持仓上限同样有限制,以及时时刻刻得保留一部分现金以应对基民的赎回等等。如果基金经理一个人干,身兼多职会陷入自我强化的怪圈中。例如基金经理看好某只票,如果不理性就会在股票明显具有的风险时,固执的持有。
3、资源资讯方面渠道强于个人
基金公司有很多资讯个股渠道,同时合作这甚多,个人的资讯渠道和资源明显弱于公司,同时一定存在盲区。
4、心理压力相对较小。基金经理单干的情况下,大概率是个人自有资金和客户资金捆绑在一起,这时基金经理的投资压力倍增,而代为管理基金,基金的净值波动在情感上的影响要小很多,能够大概率的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
结论:失去了团队支持的基金经理也就不太可能取得太好的业绩,所以要替投资者打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