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我们都知道,猪肉价低时猪长到一定时间多养一天都是亏损,饲料成本超出长肉速度,大量养殖户亏本销售,减少养殖或直接退出。当养殖规模降到一定程度,市场需求不减,肉价回升,看到有利可图又有很多人入场,集中出栏时肉价再降,如此数年一个轮回。
前几年因为环保要求和非洲猪瘟导致养殖规模锐减,仔猪短时间补充不上来,导致猪价飞涨,高肉价持续了好几年。由于肉价高,所以放开了环保要求,加上资本大量涌入,猪不缺了,肉价自然降了。全球货币放水下粮食价格上涨,推高饲料成本,养殖户多养一天都亏钱,而已经到出栏标准的猪数量巨大,因此个别地方出现了三四元一斤的超低价猪肉。
上市公司的股票并不能真正体现公司价值,更多是市场的预期,会有提前。一旦财报公布,利空出尽,股票走势也就没有悬念了。
上市公司大幅亏损,必然会在更早的时间股价有所表现,下跌到一定程度,接近合理估值空间后,市场会根据这些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修复,连续上涨也是正常表现。
相比之下,猪周期对散户的冲击更大,因为散户的资金量小,养殖规模小,风险承受能力低,养殖技术和条件落后,这些恰恰是上市公司的优势。有巨大的体量,能够整合更多资源,加上融资渠道更多,就有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当猪肉价格降到最低,利空完全出尽,可以预见今明两年会有无数散户退出或缩小养殖规模,猪肉价格必然反弹,股价上涨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管怎么说,抛开之前下跌只去看当下的上涨是不对的。散户投资者信息严重不对称,技术也无法跟机构相比,跟股市保持合理的距离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