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新股,增加供给,那么就会抑制炒作,从而挤掉股市泡沫,让股市变得更有投资价值,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准确。长期大量发发行新股,并不能挤掉股市泡沫,股市能否拥有投资价值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性和估值水平是否匹配。
一、发新股挤不了泡沫只会增加泡沫
A股ipo水平在全球排在前列,大量发行新股并不能挤泡沫,如果仅看新股部分,只会增加泡沫。因为新股发行往往会比老股享受更高的估值水平。
一方面是有些企业为了能够高价发行,会尽可能让企业在发行时业绩好看,但是上市后业绩就变脸,估值水平大增。
另一方面,A股历来喜欢炒新,不少企业上市ipo时本身市盈率就比较高,而上时候又在资本的炒作下大幅炒高,估值高企。之后进入漫长的阴跌中。
所以大量的新股只会推高市场的平均估值水平,创造更大的泡沫而非挤泡沫。
二、ipo上市后面临套现压力
很多企业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上市ipo,这是因为有巨大的利益驱使。
一旦企业上市,大幅炒高,控制人和董监高就会想着套现,将股份变为真正的财富。
举个例子,一家公司上市后100倍市盈率,市值50亿,对应的一年净利润5000万。如果控制人持有20%的股份,每年将所有利润全部分红则为1000万,但是如果套现就是10亿,需要企业经营100年才能分到10亿,上市后一下就可以套现获得200年的财富,而且谁知道公司能不能存活200年,自然无法抑制套现的冲动。
所以大量企业上市,就是造富和变现,这都是制造泡沫的过程,谈何挤泡沫?
三、新股发行不是股市涨跌的全部因素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认为只要发行新股就是错的,将股市下跌的所有原因都归结为发行新股。因为在A股的历史上,因为股市下跌而暂停发行新股之后股市同样又下跌。
新股发行本身是股市的一个基本功能,企业通过上市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去发展,创造价值之后给投资者回报,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只不过存在的问题是股市需要有进有出,有企业发行,这是没有问题的,那些经营不善、占用金融资源的企业也应该退市。股市中的资金有限,如果长期都是大量新股在发行,但是没有公司退市。那么每家公司能分配到的资金量必然就会减少,有关系就会恶化,结果就是股市下跌。
因此注册制改革不仅仅是是盈利等指标、涨跌幅交易的改革,还需要全面完善退市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资金的资源优化配置,股市的投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
四、股市的投资价值取决于什么?
股市的投资价值需要看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就要看股市的估值水平。而估值水平是由所有的上市公司构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估值水平其实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泡沫而言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比如说当我们认为股市的估值很低的时候,不代表所有的股票它的估值都很低。占很大权重的银行股,整体估值水平很低,就会拉低整个股市的估值水平。自然也不能据此就认为所有的股票都没有泡沫。
其实泡沫在资本市场是永远存在的,即便是没有整体的泡沫,也会出现局部的泡沫。因为投资者购买一只股票,更多的是基于这只股票未来的投资。那么假如这家公司未来营收和净利润能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现在看起来可能比较高的市盈率水平,在几年之后你会发现他并不高,但是结果没有如预期一样,就会出现明显泡沫。
所以股市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确定性,股民能否在股市赚钱,取决于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和未来实际情况的切合度,不仅仅是看一家公司,他现在的估值水平高不高。
而新股的发行,也并不会改变其他公司的估值情况。所以新股的发行它并不会对股市挤泡沫,不会改变股市的投资逻辑,是他会在某一阶段因供求关系的改变而影响市场阶段性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