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官方口径第一次提要搞T+0:将适时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单次T+0交易,保证市场的流动性。
一、曾经的历史
老股民都知道曾经93年曾经实施过两年的T+0交易制度,但是当时因为过度投机就取消了。最后,95年推出了T+1,96年推出了涨跌停板。这两个制度,奠定了20多年来,基于涨停板短线投机生态的根基。
二、目前的官方态度
现在官方开始重提T+0了。当然,这肯定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必然要经过各种研究论证和试点推广,真要落地还要比较长的时间。但这说明,这个事情,开始上轨道了。
即使不是立即发生的事情,但你一定能听到不远处时代的浪潮已经在轰鸣。
从科创板到创业板注册制,再到重提T+0,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向成熟市场靠拢,大势不可逆。新制度会破坏旧的秩序,基于T+0和无涨跌幅的市场,也将迎来国际资本和量化交易收割机的挑战。
是挑战还是机遇,看你是否尽可能越快越好地适应新生态。未来一段时间多观察科创板走势
三、年轻人不惧怕t+0
相比A股的老股民,年轻人丝毫感觉不到“T+0”之类的交易制度“疯狂”在哪里。
有海外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的大多数金融从业年轻人,不仅对“T+0”和两位数的单日涨跌幅习以为常,更对做空期权和恐慌指数颇有心得,更在衍生品市场间大胆游走。他也不像前辈那样在传统媒体上谨慎的寻找信息,而是和团队一起,直接设定指标并形成,利用机器学习去自动匹配标的,快速的买进卖出。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A股40岁以下股民超过八成,更是近九成股民看重短期收益。各类交易软件及辅助工具唾手可得情况下,投资者的交易频率会更加频繁。对应的好处是他们会更适应开放的市场交易机制,而难说是利还是弊的必然结果是,不具备自主判断和交易的投资者会逐渐离开市场。
年轻投资者在更大胆的走向海外市场。数据显示,至少有将近150万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了海外开户,直接参与港股和美股交易。对于在成熟市场中经历过摔打的“后浪”们来说,“T+0”也许就像日常交易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有市场机制决定的自然涨跌同样是交易中很平常的一部分。相比某种保护机制,他们可能更在意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的公平号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