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有个明显的误区,就是认为所有的股票都有庄家。
其实,A股市场已经存在一大批无庄的股票,全天成交额很小,只有区区几百万,几乎全是散户在交易。
这样的股票未来会越来越多。
这本质上并不是注册制带来的问题,也不是时代的变革,而是企业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这一批企业失去了吸引资金的能力,最终沦为所谓的“仙股”。
当然,中国市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仙股,因为面值跌破1元,超过30个交易日,就会面临退市,所以绝大多数这类低成交的个股价格都在1-2元之间,以st个股为主。
相比主板市场仙股的冷清,中国的新三板市场同样是成交量稀疏,没有交易,有一些甚至不错的企业,也没有任何资金的青睐。
市场选股的逻辑,企业成长,伴随股价上涨,资金流动性伴随能买入,就能卖出。
即便是针对一些企业价值成长率很低的股票,只要股票的流动性好,依然会有资金青睐,但丧失流动性,代表了所有资金都会敬而远之。
低成交量,资金的伤与痛
要判断一只股票有没有资金在运作,其实很简单,看成交量,尤其是成交金额。
资金进入一只股票一定会有迹象,成交金额是掩盖不住的。
如果一只个股每天的成交金额只有区区数百万,就可以断定没有大资金关注。
原因很简单,大资金也是有来无回。
这类股票以低价股居多,小盘次新股其次。
资金不会选择潜伏成交金额很低的股票,即便要入场,也会选择突击买入。
原因特别简单,入场容易离场难。
资金可以从散户手上抢筹码,大批量买入,但到时候卖给谁呢?
因为散户关注度很低,所以当资金大量卖出的时候,就会发现没有散户入场接盘,空有股价,无法变现。
散户的心态是追涨杀跌,股价一旦没有赚钱效应,散户买入的意愿就会减弱,股价面临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所以,这些仙股的炒作方式也挺简单的,配合题材或者热点,资金突击入场抢筹,无理由的上涨,吸引跟风的游资开始做接力棒游戏,或者是直接制造杀猪盘,没有其他路可选。
当然,这都决定了这一批仙股在未被炒作的时间里,长期处于无资金无庄的状态。
所以,大概率这些股票,会像一颗烂苹果,烂在散户的手里,难以翻身。
注册制,仙股的杀手
为什么未来仙股越来越多,甚至可能遍地都是,主要原因是好的企业上市通道将会全面打开。
原本这些低价股还拥有宝贵的壳资源,可以让一些企业跳过反锁的IPO申报审核流程,直接通过并购重组,借壳上市。
现如今注册制一旦开展,这些壳资源瞬间一文不值。
最近几年,借壳上市的个股越来越少,几乎已经绝迹,市场也不再引导借壳上市这种做法,而是开放了其他快速上市的通道。
这些仙股就进一步被市场所抛弃,被资金所抛弃,失去了关注度。
至于剩下每天的几百万成交,绝大多数来自于散户,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资金来自于做市商,就是专门来回买入卖出,职业控制股价,保持股票市值的资金。
注册制之下,企业即便净利润不为负数,能够勉强的保住自己的壳,但企业没法茁壮成长,也就失去了投资的价值。
如果我们把成交金额在1000万以下的划分为仙股,那么两市已经有数百家这样的股票了,而那些成交金额在1000-3000万的上市公司,情况同样好不到哪儿去。
远离仙股,就是远离风险
作为散户,同样要远离这些仙股。
仙股没有庄家,远离仙股就是远离风险。
市场里,热钱永远是最聪明的,他们碰都不碰的股票,不仅没有投资价值,连投机价值都没有。
绝大多数的仙股,之前也都是涨过的,只不过由于资金的抛弃,一步步坠落,最终沦落到了这亩田地。
之所以这部分股票没有主力,没有庄家,因为很少有庄家在阴跌中建仓,也很少有主力资金跌完后迟迟不启动拉升的。
主力资金不可能傻傻的一直在低位等待,筹码收集,半年一年没有上涨,即便大盘行情很好也不拉升。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这些股票已经彻底被资金抛弃,没有任何的主力和庄家。
绝大多数都是一路被套的散户,犹如僵尸一般成为了这些企业的小股东。
如果从大量退市公司的股东分布来看,更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散户投资者,几乎没有任何机构身影,也没有大资金现身。
趋势向下,又没有资金关注,企业又没有发展空间,这样的股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
优胜劣汰是自然发展的规律,不管有没有注册制,也是一定会发生的。
远离仙股,不抱着侥幸心理去参与,不听信所谓的小道消息,不去和风险做博弈,是股民的红线。
在残酷又激烈的资本市场里,寻找最本质的企业价值,是散户有可能战胜大资金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