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买卖中什么行为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却是很傻的行为?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股市中,那些容易让你掉坑里的行为。

把涨的先卖了,把跌的留下来

我不卖,就不能算亏钱,只是浮亏而已。

很多股民买入4-5只股票,然后会把涨的都给抛了,留下那些亏钱的。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股票涨涨跌跌,卖了涨的赚到了钱,等跌的涨起来了再卖,也能赚到钱。

结局自然不用多说,任何市场都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看似聪明的举动,到最后就是越陷越深。

在补仓和抄底的路上

很多股民容易在抄底和补仓的路上,彻底迷失自我。

先说补仓,补仓其实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我们要把每一次交易当作一次独立的交易,补仓的原则是买入后即看涨,不能是买入为了降低平均的成本。

如果买入后无法判断会涨会跌,只是单纯地为了降综合成本,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出现下跌会大大地增加损失,看似跌幅比例低了,那是因为持仓量增加了。

所以,每一次买入,不能因为是跌多了补仓,而必须要找到股票会上涨的理由。

再说抄底,那就更是自作聪明了,因为底不是抄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

也就是说,只有从后往前看,才能确认是底部,所谓的抄底,无异于dubo,而且所有的抄底中,只可能有一次成功的,这个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这才有了,死在抄底路上一说。

见利好买入,见利空卖出

上市公司有重大利好,买买买,结果高开低走,套一路。

很多人把这种叫做见光死,可为什么会被散户遇上,因为真正的利好,大资金会围追堵截,根本不给散户买入的机会,而散户能买入的利好,基本上就是见光死的那种,直接成了资金出货的接盘侠。

上市公司突发重大利空,卖卖卖,结果割肉在了地板上,踏空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是重大利空,市场根本不会给你抛售的机会,等到散户能抛售的时候,往往是股价已经见底的情况。

利好利空确实会影响市场情绪,影响资金的判断,但是散户如果反应过激,资金反而会倒打一耙,再一次割了散户的韭菜。

轻仓试盘小赚,重仓杀入被套

不知道这只股票会不会涨,先拿一小部分资金验证一下。

等股票涨了以后,开始拼命拼命的加仓,结果成本越来越高。

5块的时候持仓1000股,等到了10块持仓20000股了,对于股票的预期,随着仓位的上涨而上涨。

结果在山顶上挨一刀,所有的利润付之一炬,还开始亏损。

股票看好,就坚定买入,试探性买入代表自己也不确定。

股价的高位,本身就风险更大一些,如果没有做好快进快出得准备,高位加仓是很容易吃套的。

从短线看涨,到长线看好

追高买入一只股票,认为股票明天就会涨。

结果第二天股票跌了,开始看股票的各种均线支撑线,给自己一个做波段的理由。

当股价出现下跌,破了均线支撑后,开始看股价的基本面,是不是净利润增长,有没有可能做成长线。

这种因为买入被套,短线长做的情况经常发生。

虽说有一些股票最终确实涨了,但和当初买入的时候,已经完全是两码事了。

你被套走的不一定是钱,大概率是时间。

股市中,股民存在着很多自作聪明的行为,这也是让他们在牛市里不赚钱,熊市里亏大钱的原因。

大部分散户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永远不吸取教训,抱着侥幸心理。

当市场出现大跌的时候,他们总觉得自己能买到上涨的股票。

当股票的趋势已经明显走坏的时候,他们总觉得股价会在明天反弹。

当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明显下滑的时候,他们往往选择了无视,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阿Q精神不一定不好,但运用到股市里,往往会导致亏钱。

每一次犯错,其实都是一次经验,下一次是完全可以改正的。

问题就出在不长记性,一次次的踏入踏入同一个坑里。

市场是用输赢的结果,来证明一个股民是不是聪明的,只有真正聪明的那10%,才能赚到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