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加快,叠加估值较为合理,外资仍在加速配置A股。外资带来的不仅仅是巨额资金,还有成熟的投资理念,今年以来白马蓝筹股不断创历史新高的背后,无不闪现着外资的身影。
外资成股价重要推动力
蓝筹股以其稳定的收入和高额的现金分红,吸引着机构资金长期持有。在A股市场行业龙头等核心资产股份较为稀缺,基本被机构瓜分,如稍微有外力推动,这些核心资产的股价就会有不错的表现。
北上资金作为外资投资A股的重要渠道,正扮演着推动A股市场的重要外力角色。典型如贵州茅台(1019.000,-6.00,-0.59%),Wind数据显示,在2014年前机构持有可流通股基本稳定在74%左右,股价也在100元附近徘徊,而2014年底沪深港通开通后,北上资金不断买入贵州茅台,截至7月2日收盘,机构持有贵州茅台可流通股合计81.04%,比2014年增加约7个百分点,而北上资金持股比例为9.62%,增量部分全部为北上资金,正是这部分增量资金的影响,贵州茅台股价由100元左右上涨至目前逾千元。
不仅是贵州茅台,自沪深股通开通以来,北上资金大幅买入的白马股不在少数,这些个股多数都出现较大涨幅,大幅跑赢指数。
银行板块作为目前A股市场估值最低,现金分红最高的板块,也牢牢地吸引着北上资金。
国内投资者目前对银行股最担心的是盈利增速的下降。A股上市银行盈利增速自2010年达到33.48%峰值以来,一路下滑至2015年的1.79%。但银行股盈利增速已经企稳回升,自2015年见底以来,盈利增速连续3年回升,显示上市银行已经走出低谷。
银行股估值优势明显
整体来看,银行板块目前股价对应的平均市盈率仅为7.38倍,市净率0.82倍,股息率4.2%。A股银行股的估值即使与国际同行相比,也是偏低的。如香港恒生银行2018年度每股收益12.48港元,每股净资产84.78港元,每股分红7.5港元,昨日收盘195.7港元,对应市盈率15.67倍,市净率2.31倍,股息率3.83%。
A股上市银行不但估值低,资产质量也好于国际平均水平。A股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自2009年降低至2%以后,就再也没有超过2%。2019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平均不良率仅为1.8%。而国际银行业近10年的不良率约在4%左右,即使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平均不良率也达2.43%。
低估值高股息,致使北上资金不断增持银行股,短期持仓虽略有波动,但从长期角度来看,北上资金对银行股几乎只买不卖,持有银行股的仓位每年都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