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年的证券从业生涯中,的确看到很多投资者在牛市照样亏钱,而且亏损幅度还不少,偶尔能看到小部分的投资者不亏钱,而能够盈利的投资者可就屈指可数了。讲道理,牛市都不能盈利,那熊市就更谈不上赚钱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我认为:出现牛市亏损这个事实和投资者对市场的认知、思维习惯和操作模式有莫大的关系,下面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对市场的认知
1、不同的投资者对市场有不同的解读,每一个投资者一定要清晰的对股市有一个定位。
有的人认为股市就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投资股市就是投资股票代码背后的上市公司。有的人认为股市就是赌场,股票就是所用的筹码道具,只要在中技高一筹,比别人跑得快就能赚取利润。
这些看法都没有错,问题的关键是,投资者是否将自己对股市的认知贯彻于自己的整个投资过程中。
每一位在股市取得一定成绩的人,一定对市场有较为深刻的认知。比如巴菲特价值投资,索罗斯投机交易,量化派模型取胜等等。
如果投资者的价投,那就没有牛市和熊市之分,他只需要关注持仓个股是否被市场高估还是低估即可。而投机交易则必须服从趋势,在趋势于投资者有利时下注。
2、牛市的界定?
投资者只有在清楚认知了市场,然后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和理念,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关注市场走牛还是走熊。
根据经典道氏理论,市场走势可以划分为牛市、熊市和震荡市。
(1)牛市是什么?
牛市股票市场呈现系统性上涨,不管是绩优股还是垃圾题材股,所有的股票都疯狂的上涨,成交量不断放大,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例如2015年,沪深两市成交量报表。
(2)牛市的两个维度
衡量两市在溯源看来,应该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这两个维度上。
时间上说跨度要长,持续时间至少要一年以上;
空间上说,指数至少100%以上的涨幅。没有翻倍的涨幅,叫什么牛市?
很多人说结构性牛市,我是不认同的,那充其量讲板块性交易机会。
在A股历史上能够称之为牛市的只有以下4次,即:
1990年1月(100点)——1993年2月(1558点),涨幅1458%;
1994年7月(325点)——2001年6月(2245点),涨幅590%;
2005年6月(998点)——2007年10月(6124点),涨幅513%;
2013年6月(1849点)——2015年6月(5178点),涨幅180%。
3、牛市发展的三个发展阶段
牛市第一阶段:人们重新恢复对未来经济的信心。反应到股市上,就是股票对其公认价值的回归。连续大跌后,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在买入被人遗弃的股票。
牛市第二阶段:股价对已知的公司盈利和增长产生反应。股价上涨,赚钱效应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牛市第三阶段:股价上涨是基于期待与希望。公众的信心不仅消溶了股票的现有价值,还透支了对未来可能性的期望。
很明显:如果越是在牛市后期买入,亏钱的概率越大。
投资者的思维习惯
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中体验过三种心态:即恐惧、犹豫、贪婪。投资者在牛市中亏钱几乎都反应了这三种心态。
1、恐惧心态
这种心态通常在牛市初期,大多数投资者还处于熊市思维中,但是市场已经不在出现新低,成交开始温和放大,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
当然市场时不时会出现大跌,但就是不跌破重要支撑位,而且即使大跌,市场也会在投资者不知不觉中逐渐修复,先知先觉的投资者试探性的买入。
但是对于绝大多是的投资者而言,还是咒骂市场,对市场失去信心。
2、犹豫心态
这通常出现在市场处于主升浪阶段。随着市场逐渐走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成交量开始快速放大,市场出现了很多看多者,甚至喊出十年牛市,证券公司的员工脸上露出笑容,再也不用领取低保过日子。
投资者持有的筹码逐渐解套,但是漫长的熊市让投资者记忆犹新,一有机会就抢先离场但是股指却不断新高,在投资者犹豫的心态中,市场开始沸腾。
这时通常出现卖了就涨停,随时可以看到投资者懊悔自己太傻,卖早了。
3、贪婪心态
市场已经无法用理性的基本面分析,合理的技术面来解释上涨,市场上听不到看空者的声音,最坚定的空头转为多头。
这时市场的上涨完全是有情绪推动,股票疯狂涨停,每一个投资者都是赚钱盈利状态,人人笑灼颜开,人人都是股神,最后一批不看好市场的投资者吐出一句脏话:卧槽,这市场疯狂了,老子不管了,一把梭买进去。然后市场在贪婪中达到顶点,随后就是漫长的熊市。
投资者为什么在牛市亏钱?
前面咱们详细阐述了牛市,投资者在牛市的心态历程,下面看看投资者在牛市亏钱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1、不清楚自己的风格,在市场里面瞎折腾。
今天想学巴菲特,明天想学徐翔交易投机,今天研究基本面买入个股,明天个股不涨就去TMD卖出股票。一轮牛市下来,始终在摸索自己的投资风格,最糟糕的是,最后直到被市场淘汰也没有找到自己的风格。
这种人不管在什么样的市场,都是被收割的对象。
2、买在牛市贪婪阶段
投资者在牛市中,一直会被犹豫和新高刷新自己的认知,总是卖出的股票疯狂上涨,买入的股票阶段性下跌,一遍又一遍的被市场教训,最后豁出去买入某某股票,同时投资者会吸取之前的教训,死死捂住自己的股票,很不幸,这阶段买入之后在加上贪婪,顺理成章的被市场消灭。
3、精准踩中“地雷”
在牛市,很多股票都会被媒体,分析师等给冠以高大上的概念,描绘一副美好的未来,每一个股票看起来都那么可爱。
而投资者这时也会选择性的了解资讯,即使发现财务上有瑕疵,投资者也会给予原谅,有点“一俊遮百丑”意味。但是坏消息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然后股票无底线的下跌。例如去年的康美药业。
4、追涨杀跌赚快钱、频繁交易
几乎90%以上的投资者在A股市场都属于投机者,总喜欢赚快钱,不愿意慢慢变富。于是不断追高、止损,再追高,再止损,整个牛市就追高止损两部曲。
资金有限的投资者在面对眼花缭乱的机会时,往往会进退失据,喜欢追涨杀跌,换手如换刀。按照上交所的统计数据,散户在2018年之前持有的市值一度占到沪市的21%,他们却贡献了整个沪市交易的82.01%,占据市值垄断地位的机构交易量只占到14.76%。常言道,人多力量大,现实很残酷的,99%的散户不可能心在一起,资金更不可能拧成一股绳,总是天然地觉得自己可以在主力的大腿上啃下一块肉,事实上1%不到的机构一直在绞杀99%的散户。
5、满仓出击一把梭
2007年那波牛市,我还在券商做投资顾问,一个真实的案例。
投资者小王在大盘涨幅达到4000点时,轻轻松松的赚到了点钱,于是再一次加大投资,迅速再投入5万进去,随后大盘涨到5000点,他总共赚了15万,最终资金总额来到了25万多。那时他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5000点之后全部梭哈进来,然后在经历了5000点短暂的大涨大跌的震荡中,人生已经彻底高潮了,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期待股市尽快开盘,要享受股市中这样剧烈的波动,每天账户涨起来可能是几万块钱,跌起来也是几万块钱,对上班已经彻底失去了兴趣,因为一天最多也就赚两三百块钱。
从来仓位资金管理的概念,当然其愉快的投资历程很快就结束了,记得大盘跌到4600点时,账户只剩下8万元,然后诅天咒地离开了市场,亏损两万。
总之,投资在牛市亏钱这很正常,毕竟这个市场七亏而平一赚的定律从来就没有改变,因为对绝大多数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在认知,思维方式,操作模式上和机构投资者是天然的对立,只不过人们自认为在牛市应该赚钱的幻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