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8日中鼎转2(070887)将要发行12亿元,规模适中,本次转债是中鼎二次发行,2011年发行的中鼎转债,在2014年摘牌。截止今日对应正股中鼎股份(000887)转股价值为108.76,溢价率为-8.05%,又是一只负溢价率发行,安全垫较足,破发概率较小。
公司简介
中鼎股份主营业务为密封件、特种橡胶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同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家电、船舶、化工、电力、铁路、航空航天等领域。自成立以来,公司积极借助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并购扩张发展主业,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的冷却系统、降噪减震底盘系统、密封系统、空气悬挂系统等领域。
公司整体属于汽车橡胶零件行业。公司继续跻身 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50强 (名列第13位)。不过,这个行业有一定壁垒和门槛。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是橡胶零件制造业企业必须至少要有一家配套主机厂,并且与主机厂进行同步研发并能够不断扩大对主机厂不同车型、不同款式的配套范围,进而在此基础上扩大对多个主机厂的全方位配套。
公司通过并购整合KACO、WEGU、AMK、TFH等优质企业,产品由低端迈向高端,单一转型集成化,奠定密封、降噪减振、冷却、空气悬挂及电机的全球领先地位。当然商誉有26个亿,占总资产17%。
公司销售区域主要是国内和欧洲、美国。虽然受制于中美贸易摩擦,但是随着全球布局,影响在逐步降低。
与同行业相比,公司毛利水平要高于行业平均值的,有较强竞争力。
两个项目都与公司布局新能源车与实现技术与总成升级密切相关。
中鼎减震自成立以来不断地进行产品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公司结合未来市场的发展及自身的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制定了产品由零件向部件、总成升级的战略方针。
控制臂部件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中鼎减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紧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将产品拓展到控制臂部件等汽车零部件轻量化领域,能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
第二个募投项目,也进一步打开国内新能源电池冷却系统总成市场业务,大幅度提升公司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推进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
但是公司净利润增速已经降至10%附近。不过,券商认为,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由单一的零件向系统模块总成升级带来的价值量提升、零部件国产替代进程以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带来的红利。
中鼎转2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发行条款中规中矩,债底保护较好
中鼎转2的下修、赎回和回售条款并无特别之处。按照中债(2019年3月5日)6年期AA+企业债估值4.54%计算,到期按110元赎回,中鼎转2的纯债价值约为89.13元,面值对应的YTM为2.51%,债底保护较好。若所有转债按照转股价11.99元进行转股,则对总股本(流通盘数量占比为99.81%)的摊薄幅度为8.20%。
静态看,预计首日上市价格为111-115元
截至3月5日收盘,中鼎转2 对应平价为101.67元。中鼎转2属于正股有基本面支撑、规模适中、评级较高的品种,且2019年业绩有好转可能。我们预计其定位略低于桐昆转债(规模38亿元、评级AA+、平价103.33元对应价格117.34元),略高于无锡转债(规模30亿元、评级AA+、平价101.34元对应价格112.21元)。
静态看,目前平价下中鼎转2上市首日获得的转股溢价率可能在11%-15%区间内,价格为111-115元。
预计中签率为0.010%-0.013%,一级、二级市场均可参与
根据最新数据,中鼎股份的大股东为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股权46.17%,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超过2.20%。目前尚无公告披露大股东进行配售,但考虑到最近打新热度较高、赚钱效应不俗,预计股东配售比较积极,预计中鼎转2留给市场的规模在6亿元左右(50%)。
中鼎转2同时设置网下和网上发行。前期完成发行的贵广转债(AA+,规模16亿元)是一个相对恰当的参照标的,其网下参与6881户,中签率0.012%。我们认为中鼎转2的打新参与热度与贵广转债基本一致,由于前者网下申购上限较低,因此可能吸引更多机构。预计其网上申购户数为50万,网下参与7000至9000户,网上、网下均按照打满计算,中签率约为0.010%-0.013%。
对于投资者而言,近期参与打新应该是无需犹豫的选择,即使大盘有一定调整中鼎转2的打新收益也可以期待,而我们同时也推荐投资者关注中鼎转2及其正股的二级市场配置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