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大跌,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2.43%至3123.83点,深证综指跌3.41%至1688.25点,中小板及创业板综指分别跌3.47%、3.71%。
央行官员周四在回应市场关于“货币政策会否边际收紧”的疑问时说:以前没有放松,现在也谈不上收紧。由表面上看,这个表态比较中性,可问题是之前两个月股指大涨是建立在投资者对流动性不断放松的预期上的。因此,只要不进一步加码宽松,部分已被吊高胃口的投资者也可能会减持一些筹码。
此外,这几天美元显著走强也给A股带来了压力。当美元强时,我国央行应该会有更多动机来维持“货币政策的中性”。
盘面上,周四几乎所有分类指数均出现了放量杀跌情况,76只(不含ST类股)个股跌停。除养殖及眼科相关概念股外,两市还能逆势上涨的板块与个股不多。
76只个股跌停不算少了,但细想后不难发现这也不能算太多,毕竟股指跌幅较大。股指跌幅较大而跌停股票家数相对稍少,这通常暗示市场并未完全转向,投资者并未全线转向悲观。即便是近期常常外流的北上资金,周四也仅小幅流出了12亿元。
人气不灭是股指高位回落时的特有现象,实际上,无论这波下跌是牛市二浪调整,还是新一轮跌势的开端,股市在第一波下跌之后人气均不太容易完全熄火。个人感觉这波杀跌兼有技术面与资金面因素,其中资金面压力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由于资金面一时间可能很难有太大的改善,所以股指大概率会维持偏弱震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