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股通方面,中国平安(84.510,-0.10,-0.12%)净卖出5.16亿元,伊利股份(28.100,-2.71,-8.80%)净卖出3.08亿元,贵州茅台(946.300,3.87,0.41%)净卖出1.12亿元,招商银行(34.880,-0.33,-0.94%)净卖出1.36亿元,兴业银行(18.200,-0.16,-0.87%)净卖出1.96亿元。
8月5日,截至收盘,北向资金净流出34.64亿元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2.99亿元元,深股通净流出12.11亿元元。
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显示,沪股通方面,中国平安净卖出5.16亿元,伊利股份净卖出3.08亿元,贵州茅台净卖出1.12亿元,招商银行净卖出1.36亿元,兴业银行净卖出1.96亿元。深股通方面,美的集团(51.510,-0.09,-0.17%)净卖出3.27亿元,大族激光(24.930,-0.27,-1.07%)净卖出2.78亿元,中兴通讯(30.500,-0.63,-2.02%)净卖出1.45亿元,五粮液(121.280,4.33,3.70%)、牧原股份(75.260,-2.34,-3.02%)、洋河股份(107.330,2.33,2.22%)则净买入额居前,分别为2.85亿元、4619万元、4377万元。
这些股被大幅加仓
从刚刚过去的7月流入情况来看,北向资金呈现出深强沪弱的格局,深股通渠道净流入量是沪股通的8倍。
从单日数据来看,北向资金在7月还多次出现沪股通净流出,深股通净流入的现象。7月15日,沪股通净流出19.39亿元,而深股通则净流入8.11亿元;7月29日,沪股通净流出13.07亿元,而深股通则净流入16.89亿元。
个股方面,近一月北向资金对白马股的减持十分明显。
Wind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中国平安被北向资金出货最多,净卖出22.42亿元。贵州茅台也被净卖出22.12亿元。7月1日至30日,北向资金抛售贵州茅台约200万股,持股比例下降0.16个百分点。
净卖出超过20亿元的还有海康威视(28.700,-0.01,-0.03%)。7月2日至7月18日的13个交易日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海康威视,仅7月10日出现小幅净买入,其余12个交易日单日净流出多数逾亿元。7月22日北向资金大幅买入海康威视4.65亿元,随后连续6天净买入,7月31日再度被净卖出1.49亿元。
大族激光、五粮液、上海机场(78.950,-0.41,-0.52%)也分别被净卖出16.54亿元、13.59亿元和12.18亿元。
与此同时,招商银行、万科A(27.020,0.01,0.04%)、中国国旅(85.850,0.05,0.06%)等却受到北向资金青睐,分别净买入18.43亿元、13.35亿元和10.11亿元。美的集团、温氏股份(42.520,-0.20,-0.47%)、平安银行(13.370,0.02,0.15%)、格力电器(50.930,-0.55,-1.07%)等个股也在近一月有不同程度的净流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周五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的过程中,资源股获北向资金重点关注,从持股占流通股变动比例看,稀土和黄金成为北向资金重点买入的对象,前20名中,五矿稀土(14.630,-0.15,-1.01%)、天齐锂业(23.000,-1.16,-4.80%)、盛和资源(9.920,-0.29,-2.84%)、恒邦股份(16.640,0.49,3.03%)(维权)、中铝国际(6.000,-0.07,-1.15%)、中金黄金(9.670,-0.13,-1.33%)、北方稀土(11.940,-0.23,-1.89%)、厦门钨业(13.290,-0.19,-1.41%)均属于资源股。
从近5个交易日看,中际旭创(38.850,0.43,1.12%)、光环新网(18.640,-0.23,-1.22%)、光迅科技(28.080,0.50,1.81%)、奥士康(48.720,0.92,1.92%)、依顿电子(9.560,-0.44,-4.40%)、卫士通(26.140,-0.34,-1.28%)、大华股份(14.880,-0.23,-1.52%)等持股比例提升幅度居前,主要以科技股为主。
机构看后市
展望后市,众多机构均认为,短期科技股仍然会存在投资机会。此外,MSCI将会在8月份进一步提升A股纳入因子,部分被低估的蓝筹股仍存获利机会。
东兴证券(10.370,-0.24,-2.26%)认为,短期来看,在缺少主线逻辑的背景下,确定性较高的5G、自主可控等领域有望实现超额收益,科技行业或将阶段性占优。中期来看,中报季市场的关注点仍将回归到基本面,密切关注各板块盈利状况变化。下半年来看,“六稳”工作或再次重提,政策宽松仍将为基建产业链带来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