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在低位下跌放量说明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18 17:51:00 来源:网络投稿

股指在下跌的过程中,随着价格的持续走低,成交量也会越来越小,随着成交量一天比一天小,场内剩余的交易者已经所剩无几,想出局的早就在前期股指下跌过程中选择离场了,剩下的套牢者或者是前期买入成本较低,或者是等待股指翻盘,抄底的不敢盲目入场,此时成交量急剧萎缩,大概率呈现缩量阴跌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某天可能会出现卖单突然增多的情况,这些卖单大概率是机构主力挂出来的,否则不可能如此集中,卖出的原因也很简单,无非是前期在更低点买入,现在卖出依然有盈利的空间,或者被动割肉离场,降低财务成本;而买入方可能是散户,也可能是机构主力,散户购买的原因大多是贪图便宜,机构主力可能是看涨或者其他利好消息刺激,但是也不排除有判断失误的情况。

此时买卖双方“你来我往”会使得成交量逐渐温和的放大,股价伴随着成交量增大大概率会呈现横盘震荡或者温和上涨的状态,但是也不排除继续放量下跌的情况。放量下跌意味着下跌动能非常强,那么放量下跌的动能可能来自于哪些方面呢?放量下跌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下:

真正的低位尚未到来,只是处在下跌中继位置

很多投资者认为操作出于高位放量的股票风险很大,因为高位放量极有可能是主力在出货,等到主力大部货出完,股价将面临下跌的行情,极易被套牢;但是认为操作处于低位放量的股票风险不大,即使是暂时的亏损,将来也会迎来触底上涨行情。

其实以上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个股前期可能在拉升过程中上涨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现在所处的底部位置极有可能只是下跌过程中的中继位置。特别是前期急剧上涨的股票,对于主力来说即使现在股价下跌50%也是有利可图的,因此主力在这个位置出货的可能性极大,而部分散户却将“中继位置”误判为“底部”,选择吃进,正中主力下怀。当主力出货完毕之后,股价将继续下跌,此时回过头来看之前所谓的“底部”,只不过是下跌过程中的中继位置。因此,判断“低位”或者“中继位置”极其重要,投资者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要盲目跟进,先根据之前该股的上涨幅度对该位置作出准确判断再做决定。

主力刻意行为:主力打压式建仓、主力强行出货、主力换庄

上文中我们说到,底部突然放量下跌大概率是主力制造出来的,散户很难集中力量推动行情走弱的个股出现大幅度的波动,那么主力制造波动的原因有那几点呢?

  • 【1】主力实施打压式建仓,以更低的成本价吸筹;

    主力对倒不仅能通过拉伸股价来吸引接盘,同样可以通过对倒打压低成本吸筹。主力通过利用一些利空消息,甚至人为制造一些利空消息,制造带量的破位图,制造恐慌情绪,迫使其他投资者交出低廉筹码。自己则借机全盘吸纳,完成低成本吸筹。如果我们观察到股票在放量下跌几天之后又回到原价位甚至更高的位置,那么说明主力已经达到低成本吸筹的目的。

    • 【2】主力换庄

      在底部被套牢的主力很难再做到全身而退,此时为了归集资金,他们会不断的寻找新的主力接盘。而新主力接盘的要求通常是以更低的价格接盘,这时之前的主力就会通过其控盘能力将股价进一步拉低 ,以达到新主力在更低价位接盘的目的,完成盘中筹码的交换。

      • 【3】主力割肉、强行出货

        主力割肉离场、强行出货实属无奈之举,或者是主力自身的不可抗因素,比如资金链断裂等原因,或者是主力先于市场其他投资者获知该股未来将出现重大利空,所以才选择不惜一切的砸盘出货,而不了解实情的其他投资者误认为该股被误杀,从而选择“抄底”接盘。实际这属于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形式。

        本章小结:以上我们介绍的三条都是主力刻意制造出来的,在面对“主力实施打压式建仓以实现低成本吸筹”时,散户如果判断出主力的意图后不应该选择割肉离场,这样只会割在地板上,所释放的低廉筹码也会被主力悉数收纳,此时应该做的是继续减持持仓甚至是加仓,等到主力吸筹结束后股价肯定是要拉升的,到时候出货卖出获利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实际上以上三种主力的意图并不好分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判断失误,也极易被套牢,如果错把主力强行出货判断为低成本吸筹那可就亏大了,后续也存在被长期套牢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在面对主力刻意打压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及时止损,当然如果你是在更低的位置入场的,那么不妨静待下一步行情的走势再做决定。

        重大利空消息的刺激

        对于长期在底部横盘震荡的个股来说,前期的下跌已经将大部分风险释放,按说如果个股的基本面不错是会有资金选择进场炒作的,假设长期没有资金进场,那就说明背后的上市公司肯定存在不支持股价上涨的一些因素,比如业绩较差、大股东抛售、财务造假、利润率下滑等等,这类个股会因为以上因素长期在底部震荡,失去炒作的价值。而一旦出现重大利空消息,震荡的行情也很难维持,出现恐慌性抛售也将成为常态,造成股价进一步放量下跌。

        首先,之前在相对高位买入的投资者即便现在处于亏损状态,一旦重大利空出现,短期内利空假设不能被充分消化,那么即使是亏损也会选择抛售变现,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快速止损,防止被深套局面的出现;

        其次,之前在横盘位置持续分批买入的投资者已经很好的拉低了买入成本,此时利空的出现会导致这部分投资者选择一次性的抛售,特别是看到股价已经突破底部支撑位的时候。

        总之,一旦重大利空消息出现则意味着短期内股价下跌的动能非常强劲,投资者会因恐慌情绪的蔓延而选择抛售甚至是过度抛售,当暴跌幅度过大之后,后期股价会再次出现反弹的情况,后期随着利空被逐步消化,股价大概率会进一步回调,所以在其他投资者抛售的时候依然会有投资者选择买入,此时就会出现放量下跌的行情。

        回调:短暂上涨之后的放量下跌,是新一轮下跌行情的开始

        长时间处于底部横盘位置的个股很难走出持续上涨的行情,但这不意味着不会出现短暂反弹上涨的行情,如果底部还有残留的主力资金或者受到利好消息的刺激,即使是底部横盘的个股也可能在主力资金自救或者利好刺激下回弹上涨。当回弹行情出现之后很容易给散投者造成一种触底反弹或者主力介入炒作的假象,在假象驱使下会有散投者跟进买入,但随着底部残留主力资金出货完成,随后便会出现放量下跌的行情,这时前期跟风买进的散投者也会在恐慌情绪下割肉离场,因为缺少主力资金护盘加上资金纷纷出逃,形成缩量下跌的行情,这也往往是新一轮下跌行情的开始。

        结语、归纳

        以上我们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底部下跌放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除了受到利空消息刺激这种基本面的影响之外,其余的情况基本上与主力资金的刻意所为有关,或者是主力意图低成本吸筹、强行出货,亦或是主力倒手。

        另外需要着重注意一点的是要消除在低位、中位、高位认知上的错觉,因为前期个股可能存在大幅度拉升的行情,股价暴涨十几倍几十倍的情况也可能存在,所以在认知上一定要注意区分,切不可把尚处在中高位的个股理解成已处于低位。如果把上述问题解决了,那么追逐低位放量的个股胜算还是有的,比如当股价真正处于低位时,意味着风险被大幅度释放,这时会吸引大批新资金、新主力入场炒作,而炒作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后期拉升股价获利,因此后期走高的可能性是极高的。但是假设不是主力在建仓,那就需要我们更谨慎一些,另外还要考虑资金成本,即使主力建仓也不会在短期内将股价拉到很高的位置,所以抄底时切莫心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