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投资,赚钱与否实际上和行情的好坏并没有太多逻辑上的联系。之所以投资者认为牛市行情容易赚钱,熊市行情亏钱容易,这只是投资者的一种自我错觉,因为行情不以投资者的意志而转变,关键是投资者对赚钱和行情的关系是如何的认知,以及投资者在面对不同行情时采取的应对措施和策略是否得当。所以我非常认同橡树资本霍华德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盈利都是熊市取得的,因为熊市我们的收益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而牛市我们取得平均回报,长期看来,我们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
牛市容易赚钱?熊市容易亏钱?
不经大脑思考,牛市容易赚钱,熊市更容易亏钱这话一点也没有错。但这不是真相,实际上对于大多是投资者而言,牛市更容易亏钱。
1、认知上的错误
投资者有这样的认知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认知当中,股票就是低买高卖,牛市一路高歌猛进,那当然容易赚钱。
实际上这是投资者直线型、因为所以思维模式下的结果。投资者能否赚钱不仅仅取决于市场行情,更多的是取决于投资者自身。
换言之,投资者在投资股票这事上,将希望寄托于行情。
如果你将自己的命运、钱包托付给市场,那是投资者对自身不负责、消极懒惰的体现。那不管在牛市还是熊市,其结果大概率都是不太美好。
例如:2019年全年箱体震荡,但是98%的基金取得正收益,更有一基金经理个人管理三只产品全部翻倍。
2、赚钱与否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方法、策略和心态
行情的确对投资者的收益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仅仅停留在影响层面,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极端一点说,赚钱与否和行情没有半毛钱关系。重点至于投资者自身的投资策略,方法和心态。很多投资者坚持交易投机,但是买入的确实工商银行这类股价弹性较差的股票,有的人信仰价值投资,结果看见低碳经济活起来,无脑追涨,这种情况下赚钱与否和行情没有啥关系。
比如:A股市场上价值投资者长期数十年如一日持有的持有茅台,20年来后复权上涨了400多倍,而这期间A股可是从998到6124,6124下跌至1664,又从1664带5178。70%的时间都是熊市和震荡市。
再比如量化交易者,目前A股市场上年化收益大约10%上下,他们可不管牛熊,只是机械的执行其投资策略。
显然:赚钱与否和行情好坏关系不大。
如何理解股市行情越好越亏钱?
很多人对快钱的认识,仅仅是从绝对数量,以及与本金对比就定论亏钱。
我认为这是不太严谨的说法,亏钱应该和市场的平均回报来比较才更加客观。
例如:A股市场目前年化收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险资和社保的回报,他们每年的年化大约8%到10%,如果投资的收益只有5%,那这就是亏钱,反之高于这个平均收益就是赚钱。
因为站在历史长河的角度看,趋势性和阶段性的资产平均回报,这是大数概率,极少有人能够逆天改命。
所以投资者要对是否亏钱有一个客观的比较和认知,这样才能保持相对理性的心态,才能坦然面对市场的波动,而这是投资者盈亏的关键。
为什么股市行情越好越亏钱?
既然投资者盈亏的关键在于投资者自身,那显然亏钱的原因就是投资者在投资中一定是犯了很多常识性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在日常逻辑下正确无疑,但于投资恰好的致命之伤。
1、急躁心态下的追涨杀跌。
股市行情好时,所有的个股都会上涨,天天都在上演财富神话,投资者总是看到“别人家”的股票,而忽视对自身股票的研究和跟踪,一味想着上涨,甚至涨停。
但是股票有涨跌,板块有轮动,这个和太阳东升西落一个道理,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于是投资者在财富、赚钱的驱使下,失去理性投资、思考能力,追涨杀跌,买在最高点,买在最低点,如此循环,焉能不亏钱?
同时,频繁的交易,带来高昂的交易成本,这也会侵蚀一大部分利润,甚至本金。
2、伪价投,买到所谓的“价值投资标的”。
在行情好时,很多价值投资者一知半解,认为低PE的股票就是值得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标的,但是他们也仅仅是从低PE入手,即买入标的的量度就是低PE。
实际上这是伪价值投资,半罐水,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上价值投资。更可怕的是,坚守一段时间的伪价投标的后耐不住寂寞,从而急躁之下卖出,最后啥也没有捞到。
比如:在2015年牛市中,我就错误的买了农业银行,结果持有7个月不涨,换票之后就遇到股灾。
3、听消息,落入陷阱
在股市行情好时,也是股神最多的时间,各种牛鬼蛇神都突然冒出来,视频、图文、各种群、直播等等,投资者会发现这个社会很美好,很多的大师教自己赚钱。
但是这些所谓的大神实际上是股市的寄生虫,他们或许有点理论知识,但实战能力相当垃圾,他们赚钱的手段可不是真实炒股水平,而是其他,这点我不展开。
更甚者,和机构勾结,利用资讯和相对的资金优势,让投资者成为接盘侠。
比如:昨天被媒体报出来的盛洋科技,明显的喊散户接盘。
4、普通投资者认为行情好时,绝大多数时间是鱼尾行情
市场上的投资者分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这三种人。
一般投资者几乎都是后面两种,绝大部分属于第三种不知不觉,当这人认为行情好时,那很可能就是行情的尾声。
举个最近的例子来看看行情的演变和发展:两会上领导说地摊经济可以搞,于是有些个股涨停,随后新华社、央视跟进,人们开始知道地摊经济,在后来领导在烟台考察,专门视察地摊经济,相关概念火爆,但是财经类媒体大规模报道是昨天(6月3日),换言之,很多投资者昨天才知道这事,但是股票已经涨了50%,这时就一般投资者认为的行情好,而机构也许正在出逃。
5、过分谨慎,认为低价股就安全
这点主要是指资金量小,有投资空白的投资者,他们认为股票价格低,便宜,这就是机会,但是不知道股票价值低有低的道理。
实际上,在行情好时,更应该买中高价股,因为中高价这个事实就证明了资金入驻,就证明了股票质地优秀,就证明了当期是市场的宠儿,股价就有弹性,赚钱反而比低价股容易一些。
比如:我人生第一笔投资罗牛山,那是2006年牛市行情,当时买入的唯一理论就是价格低,总会涨,结果是亏损30%离场。
6、不顺主流,缺乏对行情和热点的把握,总是慢一拍。
这种错误主要是指技术交易投机者不跟随热点,不跟随趋势,自以为是。
而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则是没有耐心,不坚持持有,往往倒在黎明前,买在夕阳下。
行情好时投资者应该怎样投资?
那投资者在行情好时,究竟应该怎么做呢?咱们分价投和交易投机两个类型的投资者来简单说说。
1、如果投资者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者行情好时,要坚信自己的投资理念能够于市场取得合理的回报,阶段性的涨跌不影响长期标的价值。密切关注自己的持仓个股其基本面是否发生变化,原理市场喧嚣,耐得住寂寞,不忘初心。
重点: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
2、交易投机者
交易投机者在行情好时,适当淡化股票的基本面,注意两个“势”。
一是个股的“势”,二是整个市场环境的“势”。
要敢于追逐热点,适当放开止损限制,提高预期收益等。
即:涨时重势跌时重质。
综合分析,行情好坏只是影响投资回报的一个因素而已,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盈亏的关键在于投资者自身的认知、策略和方法,即投资者在投资股票时,要坚持自省。最后我的座右铭送给大家来结束全文,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