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买房结婚却有信用卡逾期不良记录的小伙子小军,在网上搜到“消除不良征信记录”客服QQ号后,分5次向对方汇去了42000元,此后,他终于发现自己被骗,而QQ号已经被骗子拉黑。
现代社会,个人征信越来越重要,不少诈骗团伙抓住了大众的“心理”,也开始设计相应的骗局。当我们出现逾期记录和征信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防骗”。
01越来越严格的征信系统!
2020年1月17日,央行征信中心宣布启动二代征信系统切换上线工作,被称为“史上最严征信系统”。
这套新上线的系统,个人还款记录从2年调整到5年;补充完整了个人学历、就业信息等基本情况;新增还款金额记录;记录销户账户的还款记录。甚至,部分“蚂蚁‘花呗’用户也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也就是说,你在“花呗”的表现也会被记录。
征信记录日趋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征信不好的人寸步难行。
02真的可以征信修复吗?
面对趋严的征信系统,很多人有了“征信修复”的需求,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征信修复机构,这些机构鱼龙混杂,不少机构摆明了就是“诈骗团伙”。
第一,事实上,确实存在官方承认的信用修复相关机构。
2019年7月2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了《关于发布可承担信用修复专题培训任务的信用服务机构名单(第一批)的公告》,载明了首批承认的13家专题培训机构;发布了《关于发布可为信用修复申请人出具信用报告的信用服务机构名单(第一批)的公告》,载明了62家可以为申请人出具信用报告的机构。
前者,主要承担培训业务,经过培训,机构将为消费者出具“信用培训证明”,该证明是申请人信用修复的有效材料;后者主要出具信用报告,但是,央行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参考这些机构出具的报告。
第二,更多的机构存在“诈骗”的嫌疑。
除了上述官方背书的机构之外,社会上绝大多数信用修复机构都在打政策的擦边球,处在灰色地带。
他们给的“征信修复”方法,违规甚至违法,甚至于,他们经常通过虚假宣传进行诈骗。
例如,一些征信机构建议申请人伪造住院证明、滞留国外等材料,并向银行提出非恶意还款。如果申请人伪造了医院的印章等证明材料,就可能触犯了伪造公文印章罪。
“只要不是老赖,也能洗白!”还有中介宣传称,可以帮助有征信污点的老哥修复征信,重新做人。而消除每条不良征信,收费1500元起。此外,中介还会在全国招生,进行征信修复培训,报价数万不等。这些都可能是诈骗手段。
如果出现征信问题,万万不可病急乱投医,不要踏入新的“陷阱”!
03出现征信问题应该怎么办?
第一,如果只是短期的逾期,需要欠款人在补足欠款后主动与银行联系,争取不上报。并非所有逾期都会上征信,只要提前与银行联系,还清欠款,就可能不会产生逾期记录。
第二,如果逾期超过90天,则需要还清欠款并注意自己的信用习惯。逾期90天通常已经会上征信了,此时,除了要还清欠款还会被罚息。
此时,有两个注意点:一方面不要销户,销户容易被认定为恶意逃避欠款;另一方面,征信记录只保留5年,只要你后期信用健康,逾期记录会自动消除,你又是一条好汉!
第三,如果因为不可抗力等因素意外逾期,欠款人可以向银行提出申诉,要求银行开具“非恶意逾期证明”。
有的人,因为疾病、出国等特殊情况导致不能及时还款,意外逾期,此时,如果可以联系银行出具“非恶意逾期证明”,则不会影响个人征信。
总的来说,信用记录越来越严格,保持良好的信用状态,尽量避免逾期,才能避免出现信用危机;当然,如果出现逾期,也要通过合法方式重建信用,通过合规机构进行信用修复,千万不要掉进违法团体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