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最近几年,国内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厉,不少小额借款平台由于利息太高而被整治,并且出现了不少平台倒下的现象。
从目前来看,国内整体的金融环境还是比较好的,相关机构还对民间的借贷行为进行了约束,并限制了借贷的利息,同时也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稳定,那么,现如今银行又有哪些变化呢?
今年9月初,一份民事判决书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该文件显示,平安银行温州分行因借款合同纠纷起诉,并主张按照年化24%计收涉案贷款逾期利息,但被法院一审驳回了,并认定银行主张的个贷利率太高,应该按照4倍LPR执行。一时间,对于这样的一审判决,不少金融机构坐不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今年8月份,关于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才出台,并且不少人在猜测是否适用于金融机构,但这份民事判决书,涉及的是平安银行温州分行与被告洪某某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大概的内容是,2017年7月4日,被告洪某某与平安银行温州分行签订了《个人信用贷款合同》,向银行借了21万元,期限是3年。
月利率为1.53%,并且按月等额还本付息,如果逾期,银行有权对逾期金额,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上浮50%计收罚息。但被告洪某某只还了10期,第11期只支付了期内利息和复利2000多元,一共已偿还了4.73万余元。
之后银行对洪某某提起了诉讼,并要求被告还钱,但银行的诉请是,请求被告偿还本金162661.65元及利息(截止2020年7月5日的利息、罚息、复利83519.85元;另以借款本金162661.65元为基数,从2020年7月6日起按月利率2%计算逾期利息至实际履行之日止)。
但在之前,有规定表示,民间借贷年利率不超过24%,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且人民法院也会指出出借人对此的诉讼请求,但今年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出台,4倍LPR将取代之前的“两线三区”,并成为了新的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但并没有解释是否适用于银行、金融机构。
但之后平安银行再次上诉,法院二审认定,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纠纷不适用司法解释,并且指出银行按年化24%计息。对于这样的二审结果,很多人还是非常惊讶的,这也意味着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目前来看,以2020年7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3.85%的4倍计算的话,那么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是15.4%。
也正是新规出台之后,市场对于民间借贷的最高保护利率出现了下滑,因此也吸引了不少金融机构的关注,但国内已经有多个判例显示,目前4倍的LPR并不适用于金融机构,从目前来看,依旧是不少金融机构沿用年利率24%为金融机构融资费用上限。
最后,相关机构对金融机构已经进行了规定,虽然4倍的LPR利率已经出台了,但目前金融机构并不适用,对于借款人而言,还是应该及时的还款,但对民间借贷,相关机构已经明确了,并且设立了新的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那么,未来金融机构的利率会调整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