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消费金融信贷产品层出不穷,如大部分人都有的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他们作用类似于信用卡,只能依托于场景式消费先购物再付款,之后再归还账单。
但有一部分人,他们不需要购物,而是手里急缺现金。此时他们就会在网上找中介帮他套现,以前用信用卡套现,现在随着消费信贷产品的出现,他们就通过花呗、白条套现。
于是市场就自然而然出现这么一群中介的人,他们游走在虚拟信用的黑与白之间,靠着一种技术,绕过消费金融信贷的风控线,疯狂的挣取暴利,他们就是帮客户进行花呗、白条套现的“中介”。
那么为什么套现会有如此暴利?我们先来看一下常见两种套现操作方法。
第一种:中介通过制作假的营业执照申请到信用卡与花呗收款支付宝商家收款码,并设置虚拟商品,套现人通过扫码模式支付该商品,实际不会收到该商品,花呗的钱即可到达该中介账户上,中介再将钱转给套现人,中介在这个过程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第二种:套现人先以花呗或白条方式支付该商品,查收所购商品后中介以“折价收货”的方式回收该商品,并支付给“套现人”扣除手续费后的商品购价款,至此,整个套现完成。
在零成本,暴利挣取中介费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套现的代理中,于是这个灰色产业链便油然而生。这类灰色套现,一直被监管打击,却屡禁不绝,而通过城市共享单车等各类新载体,灰色套现触至更广泛的用户群,也给监管带来了新挑战。据调查发现,在深圳的人流量密集的中心城商圈的某个单车停放点,20辆单车里就有8个套现诱导小广告,套现手续费率在8%~15%不等。
尽管蚂蚁金服和京东方面通过其联防联控等强大的风控机制来拦截大部分疑似诈骗交易案件的发生,但这类问题屡禁不止,仅靠技术手段拦不住,金融投机新手段产生的速度往往比监管关注到的速度还要快。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今年一个因套现而获刑的案件:“90后”男子杜某某因使用支付宝“花呗”为他人套现470余万元并收取手续费,被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判定属非法经营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构成非法经营罪,一审获刑两年六个月,罚金三万元,对其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套现的操作是违法违规的,尽管也有网友说“要不是急用钱,谁想去套现,毕竟套完也要还的”,搜姐想告诉大家获取资金的方式有多种,如向银行申请贷款,向正规网贷平台申请短期借款,不一定非要通过套现方式操作,套现违法违规,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作为普通的我们,千万别趟这趟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