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3个特点、4大挑战及4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3个特点、4大挑战及4点建议


消费金融主要是为个人或家庭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小额、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服务,作为刺激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金融配套服务。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下,伴随着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转变、技术驱动及资本助推等多重利好,我国消费金融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特点


一是多类机构参与,形成差异化分层竞争局面。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消费金融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布局消费金融领域,逐步形成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P2P网贷、小贷公司、分期购物平台等多种主体参与的多层次竞争格局。其中,商业银行仍是消费金融市场主导力量,消费金融公司则是银行的重要补充,与传统消费信贷业务形成差异化竞争。目前,银监会已批设17家消费金融公司,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总额1077.23亿元,贷款余额970.29亿元,行业累计发放贷款2084.36亿元,平均单笔贷款金额0.86万元。


除了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这类传统持牌机构,电商、P2P网贷、分期购物平台等机构纷纷推出消费金融产品,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微粒贷、分期乐等。这类机构创新性强,注重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通过自身各具特色的生态体系及业务场景,细分市场,针对特定群体深耕细作,覆盖了大量消费者,成为消费金融市场最活跃的参与者。但总体上,这类机构市场占比较小,风险偏好较高,产品较为激进。


二是消费金融平稳较快增长,市场潜力巨大。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一直处于稳步增长过程中。2012年以来,月度规模增速逐步攀升,而期限小于一年的短期消费信贷则表现出更高的成长性,占消费信贷总量的比重从2007年初的8.7%上升至2015年的20.4%。


政策支持和国民消费能力提升是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一方面,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稳步提高。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2014年增长8.9%;2016年1-9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为消费金融快速发展提供空间。消费金融主要针对传统金融服务不足的群体,是普惠金融的有力手段,有助于拉动消费、提升资金跨期配置效率。2016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加快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供给新动力,更好地满足新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此外,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争夺及资本追逐,都对推动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是差异化功能定位,形成多层级的消费金融服务市场。随着传统消费向线上迁移发展,具有零售商背景和众多客户资源的消费金融机构积极探寻线上线下互动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可任意切换的服务场景,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完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别于银行和传统消费金融公司的差异化业务模式和功能定位。目前,消费金融业务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依托零售商布局消费分期市场。通过与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布局耐用消费品分期市场,将消费场景同信贷产品无缝衔接,在个人消费环节提供即时分期服务。二是自建渠道经营现金贷款,向优质低风险客户发放额度相对较大的一般消费用途贷款。但是,此类贷款没有消费场景,贷款用途较难把握,消费金融机构需要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财富能力和信用情况开展业务,风险较高。(来源:南^方^财^富^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