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看到一个博主说现在大家都知道高收益的P2P是骗子,那以后他们就可以通过降低收益率来伪装,这样庞氏骗局的成本更低,可以玩得更久.
虽然知道他是在讽刺银行理财,但我觉得并不会.因为这些骗局都有特定的目标群体,高收益不光是诱饵,还是自动筛选器.
原来看到这些事第一反应是觉得买这些产品的是不是都傻,同期定存利率才多少,银行理财才多少,是不知道什么叫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吗?怎么可能会有无风险的年化百分之十几的馅饼掉到你头上呢?
后面发现有些人不是傻是自以为聪明,觉得自己可以在明斯基时刻到来前大赚一笔再全身而退,死道友不死贫道.
更有一群人根本就是伥鬼,明知玩不下去了,还帮着隐瞒骗局,如果有人揭露就仿佛被扒了祖坟一样跳起三丈高,因为阻止了人家找接盘侠.
所以啊,真的不想再看到把泛亚、e租宝、巴铁等等和另一堆社会痛点搅合在一起了,因为在这里面并没有所谓的受害者,那叫失败的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