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P2P网贷理财计划居然赚得比散标还少,是怎么回事?p2p平台动了什么手脚?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投P2P网贷理财计划居然赚得比散标还少,是怎么回事?p2p平台动了什么手脚? 现在不少主流平台都有自动投标计划,这些理财计划的期限一般从1个月到2年不等。一些投资人喜欢把他们叫做“定期产品”,而有些平台的从业人员称它为锁定期产品。这些理财计划经过投资人授权后将资金投资到平台上的散标,采用智能投标+循环出借+债权转让的方式提高资金的流动率和利用率,实现预期收益。

但这些计划的底层资产是平台的散标,利率在10%以上,但将其打包之后的理财计划收益率却低于散标,且短期限和长期限计划之间的利差相差很大,这是为何?

P2P的自动投标计划有与银行理财有类似的地方,其一就是通过债权转让实现银行理财滚动发行的功能。这些平台的散标期限往往较长,一般在两年至三年左右,比如宜人贷、人人贷、爱钱进等。

如果投资一个3年期的散标,一是提高了流动性溢价、二是增加了机会成本、三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需要循环出借才能实现预期收益,过于麻烦。所以,一般投资者对长期限散标的兴趣其实并不大。

所以,自动投标计划就孕育而生,自动投标+债权转让一方面实现了分散投资降低了整体风险(在平台兜底的背景下似乎没什么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债权转让实现了期限错配,即期限3个月的理财计划能配置24个月、36个月的债权。

这种理财计划已经成为不少平台的主力产品,募集资金往往很大。一方面是投资者有这一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与理财计划与散标之间的利差不无关系。

首先,笔者认为理财计划的预期收益率低于散标是具其有合理性的。

第一,理财计划中包含了不同期限的散标,1年、2年、3年等。对于那些期限短于理财计划的散标,到期后平台会向理财计划中加入新的散标;对于剩余期限大于理财计划的散标,理财计划到期后要进行债权转让。

相比与同期限的散标,理财计划需要平台付出更多的操作成本且损失了部分债权转让的服务费。

第二,在不循环出借的前提下,以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散标实际回报率(投资收益+本金/本金)大概只有预期收益率的一半左右,而自动投标计划可以做到循环出借节省投资者大量的时间、精力,实现较高的回报率,这种平台提供的便利性其实也是隐形计价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