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直以来支付机构和各家银行多头直连模式的问题逐渐显现。作为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同时作为支付机构“共建、共有、共享”的转接清算平台,仅用一年即横空出世的网联平台,从诞生至今完成了一项被外界认为“不可能”的任务。
支付清算体系是一国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也是金融改革与深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网络支付业务的飞速发展,一直以来支付机构和各家银行多头直连模式的问题逐渐显现。作为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同时作为支付机构“共建、共有、共享”的转接清算平台,仅用一年即横空出世的网联平台,从诞生至今完成了一项被外界认为“不可能”的任务。
1
网联是谁?
“网联平台”的全称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
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网联平台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支付机构,按照“共建、共有、共享”的思路筹建,主要处理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旨在逐步取缔支付机构与银行直接连接处理业务的模式。
网联平台将通过提供统一公共的转接清算服务,实现资金清算的规范化、透明化、中心化运作。网联平台在推动实现跨行清算合规、行业创新加速、社会成本降低等方面产生重大作用。
此前,第三方网络支付机构虽按监管机构要求,将用户支付或存留的钱存管到银行,但现实中,由于它们是与很多银行直接合作,在各行都开有账户,于是,就具备了跨行清算的功能。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绕开银联,形成了直联银行的现有模式。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连接几家甚至几十家银行,不仅接口重复投入,而且开设多个备付金账户,关联关系复杂且资金往来不透明,无法实现监管。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出现过专门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服务的清算平台,而这样一种线上支付监管体系也属首创。
2017年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银支付〔2017〕209号),要求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