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贷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嫌犯罪,这些地方你知道么?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违法发放贷款罪是银行从业人员最容易触犯到的罪名之一,但该罪名往往不为银行从业人员所重视。而近年来,银行从业人员触犯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案件数量越来越多。所以作为银行人员是一定要非常严谨对待,下文是助贷网的小猪整理关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说明。
一、违法发放贷款罪刑法规定
刑法修正案(六)第13条对《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1款、第2款修改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罚。”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3款规定:“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4款规定:“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二、违法发放贷款罪立案标准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违法发放贷款罪如何预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贷款通则》,银行每次贷款给借款人均需对借款人、担保人、担保物是否符合贷款条件进行审查。具体是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说法不一。前述行为所涉部分案例中有辩护人曾提出从事贷款审查工作的人员完成形式审查义务即可,但此种观点均为法院否定,因此笔者认为,信贷人员对借款人的相关贷款材料均应进行实质审查,认真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据笔者与银行的朋友交流得知,银行员工之间也存在类似律师与助理间师徒传帮带关系,刚入职员工,在业务操作方面,往往需要老员工指导,若将前辈奉为权威,疏于学习行内操作规则,则往往易步入歧途。因此,作为信贷人员应当认真学习银行内部操作规章制度,熟悉贷款流程及审查规则,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操作。
同时,信贷人员往往囿于领导权威,应单位领导安排或要求,不作贷前调查,违规审批发放,致使贷款逾期或造成银行损失,最终酿成大错,锒铛入狱。因此,作为信贷人员,应当拒绝上级领导的不合理、不合规的要求,严格按照银行内部贷款指引、操作办法等审查贷款材料。
综上,从事信贷业务工作的银行从业人员,违法发放贷款罪就如悬在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应当时刻警惕,以免违法犯罪,悔恨终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