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算是四线还是五线城市?房贷利率调整,恐怕不是个别地方的个别现象。
银行调整房贷浮动比例,跟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潮涨潮落,是正常的市场调节行为,能够部分反映现在房贷的供求关系。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17年以来的房贷利率历史数据,见下图。
中国首套房贷利率,在2017年第一、二季度处于打折状态,总体水平低于基准利率4.9%。从2017年第三季度开始,一路狂飙猛涨,于2018年10~11月达到历史高位5.71%,相当于基准利率上浮16.5%。
有涨就有落,自2018年12月房贷利率开始下降,从高点降到2019年4月份的5.48%,基本上回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水平。
对此,好像无须多言。房贷利率连续5个月持续下降,应该是走在了下降的周期中了。至于这个周期有多长,估计三五年内难以有起色。会降到什么程度呢?可以参考2017年一季度之前,房贷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打八九折,估计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历史重现。
如果再深入一步分析的话,那就要涉及房地产与经济发展的宏观问题,还涉及央行的货币政策。核心要点在于:
其一,以前人们认为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的论调,现在看来基本上是破产了。“房住不炒”的定位,这次终于像定海神针一样,逐渐显示出了威力。
其二,2018年以来央行数次降准,要保持市场资金流动性合理充裕,其实就是“宽货币政策”。释放的准备金都给了商业银行,它们也要想办法为资金找到出路,而房贷无疑是比较好的选项。
银行想往外贷,但是,老百姓也得有需求配合才行啊。现在看来,购房的需求好像不似2017~2018年那样旺盛,投资投机炒房的就不说了,所谓的刚需也疲软了。
总之,中国的房地产不是有没有泡沫的问题,而是泡沫有多大的问题。银行贷款利率的升降,不过是反映房地产市场情况的一个参考指标。房贷利率跌不到历史低位,说明房价的调整还没结束。希望房地产用时间换空间,不要硬生生地挤破破灭,产生所有人都不能承受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