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央行决定改革完善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其目的是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房贷利率,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明确表态称“房贷利率不会受此影响”。很明显,房贷利率不会下降。
其实,在“房住不炒”的形势下,金融监管部门早就给房地产市场的供需两端融资设置了“隔离墙”。目前来看,房地产融资已经不光是贷款利率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贷和贷多少的问题。大家只要看一看最近多家银行的房贷利率就非常清晰了,比如说,部分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上浮10%、20%甚至30%,尤其是一些银行暂停了房贷业务。
一般来说,房地产市场融资分为开发端和销售端融资。而销售端指的就是购房需求端的个人房贷,随着贷款利率根据新LPR机制变动,主要还是1年期LPR利率可能会更为市场化,而5年期以上LPR利率仍会以央行基准利率为指导,再配合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收紧,利率下行几乎没有可能,房贷利率当然也就不会下降(个人房贷期限一般都是5年期以上)。
那么,对于刚需住房需求的人来说,如果当地银行的房贷利率并没有太高,比如说按照今年7月份的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5.39%来看,只要是上浮幅度在10%附近,我认为可以考虑。因为短期内这种强监管措施不可能改变,目前首套房贷利率普遍上浮,这是监管层对供需两端融资的定向紧缩。
总之,正如我在文中所说的那样,目前已经不是房贷利率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贷和贷多少的问题?既然是刚需住房需求,只要房价适合,银行房贷利率适合就买吧。毕竟现在已经错过了过去20年的买房黄金期。再加上又处于监管层的融资打压之下,在所难免地“误伤”首套房购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