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区别,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分别说下在新政前和新政后对购房者的影响:
1、新政前的购房情况
新政主要是针对房贷利率的,所以影响也是在房贷利率上,在新政前的房贷利率是如何确定的?
房贷利率=基准利率*(1±浮动比例),这是房贷利率的计算公式,其中的“基准利率”是央行规定,目前是4.9%,是在2015年的时候确定的,已经有4年没有变化了,而“浮动比例”是商业银行根据宏观经济情况以及购房者的征信情况作出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和当时的楼市冷热程度有关。
在2016年底的时候,全国首套房房贷平均利率是4.45%,差不多是向下浮动了10%,这个是全国的平均水平,算得上是历史上最低的房贷利率了,然后楼市火热,调控开始加码,利率开始上升,一直到2018年11月份,全国首套房房贷平均利率达到了5.71%,达到了几年低高点,但是此后又开始下滑,到2019年5月下滑到了5.416%,到了6月为5.423%,到了7月为5.44%。
所以在新政前,央行基准利率已经有4年没有变化了,只是上浮的比例一直是在变化的,而你一点办理了房贷,幅度的比例就是确定的,只有在以后的基准利率变化的时候,你的房贷利率才会随着变化。
在新的政策实施后,原来的房贷都不变,存量的都保持原来的合同执行,只有10月8日后新的房贷才会按照新的政策来。那么新政后又有什么变化呢?
2、新政后的变化
新政后的房贷利率是这样的:房贷利率=LPR+加点;其中的“加点”是商业银行自行决定的,但是只能是正数。而LPR是由18家商业银行共同决定的,每个月都更新一次。
“加点”一旦确定,那么在合同期限内都保持不变,其实这一点和原来的“浮动比例”是一样的,都是一旦确定都是在合同期内不变。
LPR是每个月都更新一次的,那么在签订房贷合同的时候可以选择调整的周期,最低是1年,最长是合同期限,也就是说购房者可以选择在你的周期内按照最新的LPR重新计算房贷利率。
打个比方:如果你办理房贷的时候,你的LPR是5%,“加点”是0.5%,那么你的房贷利率就是5.5%,而你选择调整的周期是1年,那么1年后LPR变为5.5%,那么你的房贷利率就变成6%,如果再往后1年,LPR变成4.5%,那么你的房贷利率就变成5%。
有没有感觉到其实和原来的基准利率差不多,只不过是原来的基准利率经常不变,而新政下,LPR是每个月都变的。
总结:新政前后办理房贷都是一样的,新政既不会在短期内影响房贷利率,也不会影响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