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召开发布会,公布养老金5大好消息,2024年养老金还调整吗?下面就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看看详情。
1月24日,对于所有关心社保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人社部举办2023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养老金的三大好消息,另外,2024年养老金还会继续调整吗?一起先睹为快。
第一,全国养老保险统筹继续推进,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
由于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程度不一,部分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出现养老基金收支不平衡,出现了收不抵支的现象,养老金发放出现困难。
全国养老保险统筹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现象,不能出现个别地方发不起养老金的现象。2022年开始,全国养老保险统筹开始全面铺开,目前基本实现了全国统筹,后续将会对一些细节问题持续优化调整,比如广东和江苏的过渡性养老金调整问题,这些都预示着今后全国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逐步实现统一。
有了全国养老基金的统筹作支撑,养老基金盈余多的地区支援基金短缺的地区,有效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利益,确保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
第二,社保基金收大于支,累计结余创新高
虽然个别地区出现了社保基金收不抵支的现象,但就全国整体水平来说,收不抵支的现象并不存在。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到2023年底,三大社保结余8.24万亿,创结余新高。
2023年社保基金收入7.92万亿,支出7.09万亿,结余0.83万亿。
社保基金的盈余,确保社保待遇能及时足额发放,即使1年内没有社保收入,结余的基金也能使用1年多。
第三,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全面铺开
作为养老金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未来我国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我国从2022年开始在全国36个地区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根据人社部的安排,今年有希望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个人养老金制度,放开所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购买个人养老金。
第四,养老保险基金委托运营规模扩大
人社部门每年收到的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很大,有几万亿之多,这么多钱放在银行账户上睡大觉显然是不合适的,如何让钱生钱才是养老基金的出路。
从2016年以来,养老保险基金开始委托运营,利用专业机构的操作去赚钱,到2023年底,养老保险基金运营规模达到1.86万亿元,根据公开数据,我国养老基金投资收益达到了2600多亿,年平均投资收益率高达5.44%,比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多了。
第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增加居民个人账户养老金
从参保人数和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上来说,居民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金受众人数更多,但从养老金待遇上来说,居民养老金只有职工养老金的十五分之一左右,养老金的巨大差距,影响了部分居民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人社部在下一步工作计划中,将推动有条件的地区,为居民个人养老金账户注入资金,提高居民个人养老金的账户的储存额,这样退休后能增加养老金待遇。
2024年养老金还会继续调整吗?
2024年养老金是否还会继续调整,人社部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并没有提及这个话题,因此今年养老金是否会调整,还需要再等等。
虽然没有调整的确切答案,但是有调整的积极信号。
比如2023年经济增加5.2%,物价上涨0.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6.1%,消费支出增加9%等,这些数据对于2024年养老金是否调整来说是一个利好。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欢迎关注社保网解锁更多社保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