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最长封存多久?超过24个月后会怎么样?账户会失效吗?随社保网小编来看看。
一、公积金封存最多可以持续多久?
根据国法定,公积金封存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
超过24个月未进行操作,封存的公积金账户将自动失效。
公积金是职工个人储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可以在购买住房、退休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
但是,有些情况可能需要封存公积金,那么公积金封存最长可以持续多久?要注意什么?
二、积金封存的具体含义
公积金封存是指职工停止使用公积金账户的业务,封存期间不得提取公积金,但账户的利息等收益仍会继续计算。
公积金封存期间会产生什么?
封存期间,公积金仍然会继续计算利息,账户中的资金也会得到保护。一些情况下,公积金账户可能会被封存,如公积金贷款未还清、提取手续不齐备等。但在符合提款条件时,账户中的资金可以申请提取。如果一直没有提取,公积金会一直保存在账户中,并不会消失。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个人账户存在长时间未提取公积金的情况,长达超过10年及以上,可能会出现未认领的公积金,需及时处理以避免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损失。
三、公积金封存如何法定
公积金封存按照法定是需要提前向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的。
比如,职工在单位工作期间需要离职,但是新单位暂未确定,那么可以选择封存公积金账户,等待新单位确定后再进行转移或提取。
四、公积金封存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在进行公积金封存时,需要注意确定好封存期限,并且在具体的封存期限到期前进行相关操作。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无法在封存期限到达前进行操作,可以向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申请延期。
同时,需要注意尽量避免长时间封存公积金账户,仅限于必要情况时使用。
总之,公积金作为职工储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需要注意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
如果需要封存公积金账户,遵循法定,并且掌握相关注意事项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