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灵活就业者的退休金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个人缴费基数。
灵活就业者的养老金领取方式与城市职工的养老金领取方式相同,具体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个人账户余额养老金,另一个是基础养老金。
目前,灵活就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缴纳额度,例如2021年上半年,江苏省灵活就业者的缴纳标准有12个限额,缴纳基数从3368元到19335元不等对应灵活就业者每月支付的养老保险费用从673.6元到3867元不等。
你支付的费用越高,相应的退休后可以领取的个人养老金自然就越高,例如,每月按照2000元的标准缴纳的话,一年的缴纳数是2.4万人,如果你连续20年支付的话,个人账户累计余额将达到48万人,对应的是60岁退休的时候,个人养老金每月可以领取48万139=3453.23元。
2、个人缴纳年限。
中国的养老金实行多缴多缴多缴的机制,你退休后能拿到多少养老金与你的缴纳年限有很大关系,因为你越缴纳相应的个人账户余额越多退休时可以领取的养老金自然会更多。
例如,如前所述,按照2000元的标准连续20年支付的话,每月个人账户的余额能领取的养老金是3453.23元。
但是,如果连续30年缴纳,个人账户余额达到72万的话,退休时每个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5179.85元,这样推定。
除此之外,你的缴纳基数和缴纳年限对基础养老金的影响也很大。
基础年金的计算公式=(全省上一年度在职人员的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纳工资)2缴纳年限(包括该缴纳年限)1=全省上一年度在职人员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纳指数)2缴纳年限1。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你个人的缴纳基数越高,对应本人的指数化平均缴纳工资越高,另外,缴纳年限越长,对应的基础年金的计算年限越长。
3、当地社会的平均工资。
从上述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个人的缴纳基数和个人的缴纳年限除了影响基础养老金之外,当地社会的平均工资对基础养老金的影响也很大。
例如,每月支付2000元,连续支付20年,当你退休时,A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是5000元,B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是1万元;对应的你在a城市的缴纳指数是2,在B城市的缴纳指数是1。
那么,在a城市,你可以领取的基本养老金等于5000(1+2)2201=1500元,每个月可以领取的退休金是5053.23元。
在B城市,基础养老金等于10000(1+1)2201=5553.23元。
相当于缴纳基数,缴纳年限相同,但由于所在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不同,B城市的养老金比a城市多500元。
4、当地社保的具体方案。
一般来说,养老金是由个人账户余额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的,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不同具体的方案也有不同的可能性。
比如在深圳,除了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外,深圳还有一些工龄补助金、地方补助金和调节金,这些费用加起来差不多400元,但这些费用不是很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