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按60%交社保,退休时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只有42.75%,这是咋回事呢?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你始终按60%交社保,退休时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只有42.75%,这是怎么回事呢?

主要原因,是在退休时候计算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所依据的社平工资发生变化,重新计算所致。

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都会产生退休时候计算出来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与本人实际缴费指数不一样。

一种情况,就是你在不同地区打工,虽然你在每个打工地方始终都是按60%比例交的职工养老保险,但到退休年龄在计算你个人平均缴费指数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按60%来算,而是需要把你在各地的缴费基数对应退休地的缴费工资来重新计算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这样的话,重新计算的结果会导致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发生变化,降低或升高都是有可能的。如果在经济发达城市退休,通常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会降低;相反,在欠发达地区退休则通常会升高。

比如,某人曾经在安徽按60%比例缴费10年,在广东按60%比例缴费11年,今年如果在广东退休,那么计算后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是48.85%。但如果反过来,在安徽退休,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就是65.4%了。

另一种情况,就是你在本省下辖市县参保职工养老保险,早期养老保险没有实行省级统筹前,其缴费基数都是按照所在市县标准确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后全省执行统一养老金计发基数的,退休的时候,需要把你原来在县市缴费基数对应本省缴费工资重新计算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如果所在市县缴费工资低于本省缴费工资的,退休时候计算出来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就会降低,相反就会升高。

比如,某人在湖北省黄石市从2001年按60%缴费20年,今年退休的话,重新计算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就变成了47.87%。但如果在武汉同样按60%缴费20年,退休时候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就是66%了。

总之,如果你在多地缴费或者是在县市参保职工养老保险的,都可能在退休计算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时候产生与实际缴费水平不同的情况,可能低也可能高,这个都是养老金计发办法所决定的,属于正常情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