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可能生病,现在是存钱划算还是买保险划算?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不管是平常的人,还是伟大的人,都无法预测自己什么时候会生病,会生什么病,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平时多保养,多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风险的预防工作。
人每天要吃五谷杂粮,生病就是难免的,很多时候是突发性的,很多人平时不生病,一旦生了病就是大病、难病,那是需要住院治疗的,有时可能一场大病就会花去自己一生的积蓄,甚至可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些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是在我们身边的人中都是时有发生的,只是事情没有落到我们自己的头上感觉没有那么深刻,没有那么强烈。
既然要生病,对于自身的风险防范措施到底该如何建立呢?目前的办法当然是很多的,但不一定每一种办法都适合每一个人。有的人说存钱来防范,有的人说办理医疗保险是最好的防范措施。那么存钱看病和采用办理医疗保险的办法哪种更好呢?
第一种存钱看病。存钱看病好像看上去非常不错,每月或是每年定期存一笔钱在银行,这个钱到了今后有病的时候,可以用来看病,没有病的时候还可以作为存款,当做自己今后的养老金,横竖自己都不亏,看似很完美。
但是实际上也有很大的缺陷的。首先自己是不是能存钱要打一个问号,毕竟现在大家收入有限,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存钱的目的不一定就是为了作为今后的医疗费,我想世界上还不至于有这么傻的人;其次是能存多少钱?现在年轻人基本上都是月光族,每月有多少钱都能花完,花完了不够的就去刷花呗,刷信用卡甚至去网贷;三是能不能长期存钱。毕竟存钱的利息和物价涨幅的水平相比,实际上是处于贬值的状态。今天的100元能买30斤大米,几年后的100元可能只能买20斤大米,这就是现实;四是存钱不一定完全有保障,有时一次病就会让自己倾家荡产。
那么办理医疗保险又怎么样呢?如果单纯从预防生病这个大前提来出发,肯定还是办理医疗保险是最为靠谱的,不管是职工医疗保险,还是居民医疗保险,这个是比较保值的。虽然缴费的基数,或是缴费标准每年会根据物价涨幅有一定的上升,但不会影响我们医疗费用报销的比例,物价低的时候能够报销80%,物价高的还是能够报销80%,但这个报销的80%体现的金额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有人会说,交了医疗保险如果不生病,这个钱不就白交了啊?我们上面已经说了,不管存钱也好,还是缴纳医疗保险也好只是一种防范措施,有病防病,没病做善事。缴纳医疗保险的人都不会盼望自己去生病,没有机会去享受医疗报销的待遇才是最好的结局。但如果真的生病了呢,有了医保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心里就比较踏实了,至少不会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
综上所述,如果只是为了预防今后自己生病,不管是存钱也好,还是办理医保也好,都只是一种预防措施。但从利害关系来分析,还是办理医疗保险要比单纯的存钱看病更为靠谱。最好的办法是在存钱的同时还要办理医疗保险,除了办理社会医疗保险以外,最好再买一点商业医疗保险,这样才是三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