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农村在补交养老保险,家里老人拿不定主意,需不需要交呢?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当确定补缴的是什么保险。

如果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般情况是不允许补缴的。

2016年,人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再次强调了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政策。①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不得纳入参保范围;②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等群体,不得通过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③符合国家补缴政策的,应当承担每日5/10000的滞纳金。

一般来说现在可以补缴的,只有企业当时没有按时缴纳的违法情况,需要提供工资表等原始会计凭证或者有效的法律文书,在承担滞纳金的情况下进行补缴。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通过伪造证明材料,参加社会保险的虚构劳动关系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确实也有个人别人在钻法律空子,但是注意通过虚构劳动关系骗取了养老金,这属于骗保行为,要承担违法责任。

如果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确实是可以补缴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2014年国家合并新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而来。这主要是为了覆盖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其他群体。

对于当地实施新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以前,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可以不用缴费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基础养老金待遇主要是国家补贴,当然基础养老金水平并不高,2020年7月1日基础养老金国家最低标准上调为93元。全国各个地方也可以进行额外的补贴,一般都在100~200元之间。全国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是每月1100元,北京市是820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果没有到达领取年龄应逐年缴费,但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得超过15年。这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到龄一次性补齐15年的政策。新农村养老保险,2009年才全面推动试点,至今也没有15年。所以大多数到龄领取养老金的老人都是需要补齐的。

个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如果是按时正常缴费,国家还有补贴。如果是一次性补缴就没有补贴了。比如说,河南省按照200元两次缴费,政府补贴30元;按5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40元。但是,不管有没有补贴,个人缴费部分会全部进入个人账户,未来形成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的余额÷139。139,实际上是职工养老保险6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每月领取一份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会扣减一部分,因此个人账户的余额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积累的养老金。由于个人账户也会计算利息,因此领取的月数一般会比139更长一些。基础养老金是国家补贴,不会扣减个人账户余额。

按照国家政策,参保人去世以后,个人账户的余额是可以由继承人继承的。这种情况下,相当于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对于家庭来说不会亏本。

由于如果个人账户余额领取完毕以后,仍然会有国家补贴等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确保养老待遇不降低。所以,如果有条件还是按照最高档次缴费,万一活到八九十岁肯定更划算一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