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工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5万多算多吗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题主的问题中有两个信息,一个是36年的工龄,一个是个人账户为5万多,从这两个信息中可以推测出,题主的缴费档次并不是很高,不然就不是36年的工龄只有5万多的个人账户余额了。

在缴费档次比较低的情况下,退休后养老金的待遇都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同等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缴费档次比较低,退休后的养老金的待遇自然也是低的。

咱们来看一下养老金的待遇是怎么计算的?

养老金

养老保险的待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如果在退休时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话,在退休之后还可以享受一份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这里的个人账户余额是由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和个人账户余额的利息组成,那缴费档次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也就会越多,而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而定的,5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95个月,55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70个月,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计算养老金时,计发月数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退休时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越高,退休后计算的基础养老金待遇就会越高,所以在退休时,如果能够选择社会平均工资比较高的退休地退休,那么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会提高很多,而平均缴费指数是根据咱们的平均缴费档次而定的,咱们每年的缴费档次都有对应的缴费指数,在办理退休手续时,会先计算咱们每年的缴费指数,然后再求出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是咱们的平均缴费指数,平均缴费指数越高,基础养老金的待遇就会越高。

最后一个就是缴费年限了,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的待遇就会越高,缴费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着基础养老金的待遇,也关系这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所以多缴多得是最基本的原则。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

这里的社会平均工资和计算基础养老金的社会平均工资相同,那视同缴费指数是什么呢?这个条件各地是可以设置的,有些地区直接规定视同缴费指数为1,有些地区规定视同缴费指数根据实际缴费指数而定,属于变动的,那这里的视同缴费指数越高,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就会越高。

视同缴费年限比较简单,就是咱们办理退休手续时,可以认定的视同缴费年限是多少,这里就按照多少计算,而过渡性系数也是各地规定的,规定的范围也有限制,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情况,从1%-1.4%之间规定本地的过渡性系数。

总结:

咱们可以看出,养老金的待遇是由多个条件计算的,题主这里只提供了2个条件,在其他条件不清楚的情况下,只能判断题主的养老金待遇比较低,但是养老金具体是多少无法计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