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距离崭新的2021年仅剩3天的时间,但是现在谈2021年养老金如何调整的问题还为时尚早:
一方面2021年养老金是否调整是个未知数,虽自2005年来我国已经连续16年上调养老金,但养老金的调整与经济发展、物价水平、社平工资等各因素直接挂钩,需要进行全国评估和统筹;
另一方面,历次养老金调整与否都是在开春后的“两会”上初步决定的,而前两天才刚刚确定2021年“两会”的召开时间是明年3月初。
因此2021年养老金是否调整、如何调整,我们至少也等到明年3月初才会有具体的答案。
而即便明年3月份的“两会”上明确养老金延续之前16连涨的势头,具体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调整细则、上涨幅度、公布时间、补发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1.第一步:国家层面上的方案公布;“两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下发一个调整养老金的通知,并制定一个参考调整比例,各地参考该比例进行调整,因此具体到各地、个人,调整幅度存在一定差别。
2.第二步:各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地根据自身经济水平、物价水平、社平工资以及养老基金结余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实施方案,之后将方案报批国家人社部、财政部审批,审批通过后方案才最终确定。
3.第三步:对外披露实施方案;方案审核通过后对外公布,各地公布时间不一,一般集中在每年的6月-8月份。
4.第四步:养老金补发;一般方案公布后的次月开始执行新的发放标准,同时将上半年的那一部分补发到位。
根据历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来看,预计2021年养老金依然延续“三步走”的调整政策,总体调整幅度围绕在5%左右:
虽说2021年养老金是否调整尚未确定,但是我国养老金自2005年起连续上涨了16年,2021年延续上涨势头是大概率事件,而根据前些年养老金的调整方案来看,今年极有可能还会延续“三步走”的调整政策,即“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
一:定额调整:
定额调整注重“公平性”,即“普涨”。比如:
2020年北京退休人员定额调整方案是每人每月养老金上涨50元;
2020年江西退休人员定额调整方案是每人每月养老金上涨36元;
2020年辽宁退休人员定额调整方案是根据参加工作和退休时间的不同,定额上涨分为25元-70元共计5个档次。
二:挂钩调整:
挂钩调整注重“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体现的是激励作用,即缴费基数高的、缴费年限长的、原养老金基数高的,则上涨的幅度也大,反之亦然。比如:
2020年陕西省挂钩调整方案是在上年度养老金基数的基础上增发1.5%;
2020年山东省挂钩调整方案是在上年度养老金基数的基础上增发1.7%,此外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下的部分,每满一年增发1.5元、缴费16-25年的每满一年增发2元、缴费26-35年的每满一年增发2.5元、缴费36-45年的每满一年增发3元、46年以上的每满一年增发3.5元。
可以这么说,之所以退休人员说有人涨的多、有人涨的少,基本上都是在“挂钩调整”中被拉开差距的。
三:适当倾斜:
所谓“倾斜”即对特殊群体进行适当照顾,比如:
对高龄人员进行倾斜;对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进行倾斜;对军转干人员进行倾斜。
而且近几年在养老金并轨的大背景下,为了缩减企退人员与事退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各地或多或少的侧重对企退人员进行倾斜。
结语: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上半年经济不乐观,虽下半年开始复苏,但整体发展水平与预期存在差距,所以2021年能维持5%的上涨就不错了,不过一切以各地具体方案为准。
再者,也希望广大退休人员不用过度关注养老金上涨与否、上涨多少的问题,该调整的时候自然就会调整了,一旦调整也不会落下任何一个人。关键是过好退休生活,退休金够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