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医保报销目录增加了148个品种的药品,但是很多医院药房没有,也不去采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2020年医疗体制改革,将148个品种的新药特效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新增的药物覆盖了癌症及其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用药,预防性药物和儿童用药。
同时,医院实行患者住院一揽子打包报销制度,并对医院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下的药品使用,对医院用药也进行了控制,虽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的药物增加了,但是医院药物不全,不进药的情况确实是存在。
按照医保新规定,一个患者住院一次住院费总支出,药品占比不能超过30%,那么70%的费用就是检查费,护理费,诊断费,诊疗费,医师服务费等等,这些体现了医生的劳务价值和技术价值。
药品由政府集中采购,医院的药品不能加成,医院所有的药品价格和到患者手里的药品价格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外加费用,药品不能给医院直接创收,医院还要对药品进行管理、储存、分装等等,要付出人工成本,而且不能产生一分钱的利润,医院开药越多,医院赔钱就越多,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开药,少开药,不进药,没有药,让患者到外面的药店去买。
医院的管理者们把少开药、不开药的权利放在医生身上还是不大放心,为了避免药品失控,大多数的医院采取控制药品进医院,少进药、不进药,这说明医院药房的药品是限供的。
虽然说增加的药品报销目录,但是具体到每一个患者身上报销的总费用并没有增加,而且增加了“无药“负担,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患者住院实行一次住院一揽子打包付费模式。医生在治病当中,使用廉价药和慢性药,使患者得不到好的治疗,剩余的钱归医院,再由医院分配到医生,做为医生薪酬补助或者奖金,这样在患者住院疾病评估中容易产生腐败。这也是每个保者担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