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工龄,属于相当长的工作年限了。如果中间工作没有中断,应当是从1981或者1982年开始参加工作,一直工作的现在退休。工作的时间,实际上比我们养老保险制度出现的时间还要早。#理财大赛第三季#
1986年,我国对于国营企业新入职职工开始实施劳动合同制,职工本人和用人单位开始共同筹建退休养老基金。1991年,国家推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
由于过去没有养老保险制度,职工也可以享受到退休待遇。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怎么办?国家采取的模式是对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国有企业固定职工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个人无需缴费,但是国家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缴纳义务(社会保险法)。
1991年我国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相应的待遇计算模式并不完善。1992年开始,国家陆续对在各地尝试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相应制度在全国才全面统一建立起来。国家对于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额外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算是国家对于之前的缴费或视同缴费年限,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的一种补偿。
不过,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由各省市自行确定的,虽然大体计算公式差不多,但是过渡系数一般是从1%~1.4%不等。
这样,39年工龄,退休我们的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全国统一。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一般又称为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一般是由当地的人社部门确定。缴费年限包含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具体到每一个月。每个月都可以转化为0.0833年的缴费年限。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类似于本人的平均缴费档次,一般是0.6~3不等,对应着60%~300%的缴费档次。
39年工龄,如果说按照社会平均缴费档次缴费,缴费指数是1的话,可以领取39%的社平工资的基础养老金。按照山东省2020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6573元计算,差不多每月可以领取2560元的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的余额很容易就通过社保系统查到。相应地形成较为麻烦,一般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每年按照国家规定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2005年以前记入比例曾高达11%,不过当时的养老金计发公式也跟现在不同。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是由国家统一发布的一张表。退休年龄不同,对应的计发月数不同。60岁退休是139个月,50岁只有195个月。
假设退休时个人账户额度有10万元,60岁退休,每月可以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720元左右。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山东省的过渡系数是1.3%。假设当地建立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是1995年1月1日,这样至少有13年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时间。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可以领取16.9%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按照6573元计算,结果是1110元。
以上三部分相加,每月可以领取4390元。相对而言,如果平均按照100%基数缴费,对于企业职工来说还是有可能的。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可能比较困难,毕竟自己承担社会保险费,负担较重。如果缴费基数低,相应的养老待遇也会比较低的。可以看出,我们的养老金待遇主要还是跟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挂钩,如果需要就要充分的养老金,还是需要较高基数持续不断缴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