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抱团养老”不会是一个主流的方式,在中国也不会行不通,现在也有一些人众筹养老、抱团养老,有的也进行的不错。
“抱团养老”在国外非常盛行,这个归纳可能有点偏差,一般了解,情况并不是这样。发达国家的养老事业还是比较高水平的,特别是养老院的运作相当成熟,我们跟它还是有比较多的差距的。
“抱团养老”基本是这么一个情况,就是参加的人,既不想居家养老,也不想到养老院去,于是几个朋友众筹一下进行养老。
比较熟的同事,或者比较熟的朋友,才有抱团养老的可能。但是距离即是外感,人走得太近、靠得太近,总会有一些矛盾产生。谁会不会多吃多占,谁会不会挑肥拣瘦,总之人性中的东西,也使得抱团养老很难延续长久。
虽然成功的案例不多,但是还是有些人很早就开始规划了抱团养老。昨天刚看到一则消息,21年前有几个上海老人希望在一起养老,于是众筹了5万块钱买房子,没想到这次众筹相当成功,21年后,众筹的房子市值已经超过了500万。
不过这个消息背后是,1999年众筹买了房子,这几个老人度过了抱团养老的那些年,不过这座房子2017年就闲置了,老人们有的回归家庭,有的到了养老院,总之抱团养老结束了。这座房子也被老人们最后捐出去了,作为老人活动空间。
抱团养老的难题,首先,本来都是老人了,想要彼此照顾也是越来越难的;其次,每个老人的养老方式,其实也是让他所在的家庭受到审视;第三,确实也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支撑;第四句,也可能会出现众口难调的现象。
中国式的养老,是基于人口基数的庞大,最好的方式还是把居家养老和养老院模式完善起来,抱团养老这种自发模式,是一种个性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