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是我们缴费最高的一种保险了,大家也最关注养老保险的待遇问题。但是,多数人只知道自己的工龄,不知道细节这种情况养老保险是很难推算的。看看养老金计算公式:
退休人员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个别人员有过渡性养老金。#理财大赛第三季#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指的是当地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但是各地这种年限并不统一。有的地方是1992年有的地方甚至到了1996年。
一般来说,工龄并不构成养老金计算的主要因素,现在养老金计算的主要因素是缴费年限。
比如说,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也就是说,基础养老金跟社平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挂钩。
缴费指数实际上指的是缴费档次,比如说我们按照60%基数缴费15年,相应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
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如果我们工龄20年单位没有给缴纳养老保险,除非是视同缴费年限,否则不会计算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一般指的是国有企业原固定工人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连续工龄,像上山下乡时间和军龄也是可以视同缴费的。视同缴费年限还牵扯到当地有没有视同缴费指数,相对而言全国没有统一标准,非常复杂。
如果说20年实际缴费都按60%基数计算,实际上可以通过基础养老金计算得到16%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现在除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全国社平工资普遍在5500元到6500元之间,差不多基础养老金大约在880~1040元左右。
第二部分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时很容易从社保系统中查到,现在按最低基数缴费的人20年左右三四万元。如果是50岁就退休,计发月数是195个月,个人账户4万元,估计能领取每月20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同样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能领取288元。
因此,两部分养老金合计,大约在1100元到1300元左右。
如果是说20年工龄,大多数是视同缴费年限,会额外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而个人账户的余额就要少得多。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
实际上,2005年由国家统一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以来,我国的养老金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退休后养老金会年年进行增长,即使是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也普涨了5%,对于1000多元养老金的人群,养老金至少增加80~100元以上,增幅能达到8%~10%呢。所以,不管怎样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是非常划算的,能够保障退休职工有一份稳定而且不断增长的养老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