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7:51:00 来源:网络投稿
如同下面回答的网友 余涛炒股日记所说的,他以自己亲身经历来验证了把保险当成理财的结果。
事实上,我们不止一次两次说过:不要因为“理财保险”带有“理财”两个字,就忽略了“保险”,把理财险就当成理财产品。
一旦把理财保险当成理财产品,就会出现网友 余涛炒股日记的这种情况:实际结果和预期差距比较大!
这种情况的产品的原因是这样的:
1、把理财型保险里面的几组数字弄明白,也就会明白网友 余涛炒股日记遭遇了什么。
2、兜底利率,也就是不管保险公司今年投资亏了多少,都会给我们结算的保底利率。一般在1.75-3%之间,这是写入合同的!举例,上世纪90年代,这类保险的兜底利率普遍在8%以上,所以现在保险公司依旧按照8%每年给当时的投保人结算……
3、实际结算利率,也就是保险公司每个月给我们结算的实际数据!需要强调的是,保底以上的利率保险合同中明文写了是不做保证的,所以实际结算利率更加看重的是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当然,我们都希望实际结算越高越好。
4、演示利率,顾名思义,“演示”就是假设给我们看的利率。演示利率一般分为3个当,低档、中档、高档。其中低档往往就是前面的“保底利率”,而中档更多时候是实际结算利率的中位数,高档是保险公司偶尔会实际结算的数据。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买理财险,一般看看中档就足够了,高档更多时候是业务员和保险公司给投保人增加投保信心的数据。国内理财险中,大部分公司的演示当中,中档是按4.5%,高档按照6%。而网友 余涛炒股日记说的6-8%,大概率的是业务员的忽悠,或者为了让大家义愤填膺而说的。
最后
理财险保险,和我们常规的理财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保险,我们缴纳的保费要经过各种转换,才能成为我们的“收益”,并不是简单的:投资→收益!这样的简单计算。
所以,往往理财险都有一个锁定期,提前退保就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