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众筹一个不坑人的保险公司有多大的可能?

发布时间:2023-08-18 17:51:00 来源:网络投稿
大家众筹一个保险公司,这并不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相反,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为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模式已经出现了。
01,已经可实现
现在有一些互联网性质的互助计划,其实就是这种众筹的保险平台,当然他并不是银保监会认可的保险公司,但实际上就满足了大家想以众筹的方式解决保险的想法。只不过这种方法不见得就是最便宜,不坑人。
这种互助的平台,往往是以现在已发生的赔偿金额进行分摊,以相互保为例,每个月公布两次的分摊金额,就是以当时已经发生的申请理赔,并且获得通过的金额来计算,平摊到每一个会员身上多少钱。
首先这个平台要足够大,吸引足够多的会员,才能够真正的分摊风险,如果人数太少,就没有起到分摊风险的作用。
比如只有100个人,那么哪怕其中一个人发生了重大疾病,花了三十万,平摊到100个人身上每个人也需要3000元。但是以相互保为例,现在申请理赔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平摊到每一个会员身上,每个月也才几块钱。
02,不一定就是最好
但是想不坑人,那就要看看坑人的定义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保险公司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不理赔,所以觉得保险公司不坑人。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保险是一个商业合同,有保险法和民法等相应的法律制约,所以如果符合合同的应该理赔的,肯定要理赔,而且从保险公司的经营角度来看,理赔越多信誉越好,吸引越多的资金,他们赚钱不在于理赔少,而在于资金多获得的投资收益才高。
假如大家众筹一个公司,这些所谓拒赔的情况一样会存在,因为总有一些人在参加的时候可能是带病的,例如明明已经有癌症的参加相互宝,如果还能获得理赔,那就是对其他会员的不公平。但相同的案例如果发生在保险公司身上,可能就变成保险公司拒赔。
不仅带病的人不应该获得理赔,身体不健康未来得病风险高的人,也应该比身体完全健康风险低的人,支付更多保费才合理。这一点保险公司可以做得到,因为有足够多的经验数据,但是众筹的话很难做到。
03,运营费用太高
现在相互保的运营费用是比较高的,这不仅仅是利润的需要,更重要是实际运营的成本本身就很高。
举一个例子,有人觉得通过慈善组织捐款很不靠谱,干脆就自己拿着钱,自己去找捐助对象,一个一个核实,一个一个发放直接的捐款。但这是一种理想状况,没有人真正能实现得了,核实捐款对象本身就有很高的成本,捐款之后监督对方怎么用也是很高的成本。
我以前组织过一些针对山区失学儿童的捐助,就发生过一些经济情况不错的家庭,也混进了受捐名单里,就算去实地查看,也有可能被骗;也发生过一些家庭挪用捐助款。所以这些运营的成本非常的高。
所以想自己众筹一家保险公司,可能性价比非常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