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的增加,一二线城市多地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普遍偏紧,资产证券化逐渐成为各地公积金管理中心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选项。
去年上半年,共有8个地方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发起人发行了19只住房公积金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额共计390.14亿元,其中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发行的产品规模大,苏州、泉州、滁州和龙岩则是首次发行。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住房公积金信贷资产证券化未来潜力“大有可为”,也是未来政策和市场面的变化趋势,但是,从当前来看,住房公积金资产证券化的总规模有限,上述几个城市已知的累计发行总规模也不过400亿元左右,对于当前住房公积金出现的收不抵支等问题也是杯水车薪。另外,如何从投资收益的角度吸引机构投资者购买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证券,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多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囊中羞涩试水RMBS
早在去年9月30日,住建部、财政部、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通知》,提出拓宽贷款资金筹集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城市要积极推行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
公积金贷款资产证券化,就是把原本不流通的住房公积金信贷资产以证券化的形式在资本市场出售,置换成流动性后再放款。目前住房公积金存在比较高的余额,经过资产证券化,可以激活住房公积金信贷资产的存量。
公积金贷款资产证券化作用:
1、主要是稳定住房消费的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2、可以激活住房公积金信贷资产的存量;
3、可以提高公积金余额的利用率;
4、有助于改善民生和提振楼市;
5、缓解公积金资金紧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