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这个问题已经被回答滥了。
社保缴费档次是60%好还是100%,这取决于参保人的经济状况和对于养老保障的需求的权衡,是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
简单讲,缴费基数选择社平工资的60%档,养老保险缴费少、将来的养老金也少,但是投入产出性比价比高一点;如果缴费基数选择社平工资的100%档,养老保险缴费多、将来的养老金也会多一些,但是养老金增加的幅度比养老保险缴费增加的幅度要低,从而显得投入产出性价比降低了一点。
以上所述比较拗口,下面我们不妨举一个类似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假如张三按照60%的档次缴费15年,总共缴纳养老保险费15万元,将来退休养老金可能是2000元左右。
有另外一个人李四,按照100%的档次缴费15年,他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会提高到25万元,比张三高了67%。但是,他退休时养老金可能为2600元左右,相比于张三只提高15%。
我们对比以上数据,一个缴费15万元养老金是2000元,一个缴费25万元养老金为2600元,该怎么评价哪个更好一点呢?
从绝对数讲,养老金2600元肯定比2000元要好,可以更好地保障养老生活。这个体现的是社保所讲的“多缴多得”原则。
从投入产出性比价角度看,张三收回纯本金需要6.25年,而李四收回纯本金需要8.01年,这就是说按照低档缴费投入产出性价比更高一些。在这其中,体现的是社保的互助共济原则,即缴费档次高于100%的人接济缴费档次低于100%的人,适当缩小退休养老金差距。
基于以上投入产出性价比分析,还要兼顾退后休养老金的绝对数能更好地保障养老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参保人自己权衡利弊,处理好绝对数和相对性价比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根据个人现实的经济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档次。
我的建议是,如果参保人经济能力好些,可以选择100%及以上的缴费档次,以期获得稍高一点的养老金,更好地保障养老生活质量。如果参保人经济困难,实在没有办法只能选择60%的缴费档次,那他将来领到的养老金肯定是最低的,而且还是别的缴费高的人给予接济的结果。
就当前而言,参保缴费30~35年以上、缴费档次300%的人,其退休养老金可能达到五六七千元;而最低档缴费、缴费时间只有15年的人,其退休养老金一般在千元左右。如此结果,就算是低档缴费性价比再高,1000元用来保障养老生活也是捉襟见肘的。
总而言之,参加社保是老有所养的基本保障,选择缴费档次时既要考虑个人经济能力,还要权衡投入产出性价比与退休养老金绝对数额之间的关系,力争找到最佳平衡点,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障。